兵仙歸來重塑大秦!
第204章君臣不易逢,終始貴難離
東門闕屬於朐縣境內,臨著東海,為了護衛皇帝行宮,秦始皇的隨行軍隊以海岸線為半徑,在朐縣內設立了三道半圓防線。
附近裡聚的百姓早在皇帝來之前就已經被儘數遷走,一座座軍帳如雨後春筍,矗立在平坦廣闊的海濱平原。
軍帳最外圍以木柵欄圍住,隻留中間一條通行道路,軍士們持戈矛、弓弩,於路上設關口,各處軍帳裡還時不時有巡邏隊伍經過,以防宵小之輩靠近行宮。
韓信隨行的百騎在經過第一道關口時便被留下了,隻準攜帶兩名隨從進入,佩劍、弓弩等利器自然也都不能帶。
經過三道關口後,三人來到行宮外,內侍進去通報過,隻有韓信一人被準許進入麵見皇帝。
這座行宮是龍俊誘騙皇帝來此會見仙人之後才匆匆建起來的,規模並不大,正中間是會見臣子的主殿,右邊為皇帝休息的寢殿,左邊是辦公區。
另外在西邊有幾間小房間,是供皇帝近侍,也就是郎衛休息的地方。
前麵是一個小花園,後麵是禦膳房,總體看起來跟富人之家的庭院差不多大。
秦始皇此時一心想著成仙,倒也不計較這行宮寒酸。
韓信跟隨內侍來到行宮主殿外,值殿的內侍看見他被帶來,以貓兒般柔軟的動作打開殿門,韓信在外脫下鞋,輕輕走進去。
一股淡淡的香味迎麵撲來,韓信吸鼻子聞了聞,大概是醒腦的焚香。
又途經一道木製屏風,韓信才看到秦始皇,他並未戴冠冕,穿著一身玄色的常服,斜斜躺靠在一張軟榻上,正由龍俊服侍著批閱奏章。
從前韓信為郎衛時,所見的秦始皇皆是端端正正坐於禦案前,從未見過他懶散懈怠的模樣,如今雖然還是在工作,但整個人的精神狀態看起來十分不好。
內侍把韓信一直引到禦前,低聲道,“陛下,上郡郡尉韓信宣到!”
“臣韓信,拜見陛下!”
韓信下拜,秦始皇目光從竹簡上移開,看了他一眼,“韓卿來了,快免禮!”
韓信起身,抬頭偷偷打量著皇帝的麵色,臉龐清瘦了,膚色和眼白微微泛黃,應是大量服用止疼藥引起肝部損傷。
華夏五千年,絕大部分帝王都追求過長生這個夢想,隻不過有的人入魔深,有的人隻是想想而已,而秦始皇無疑是入魔最深的那個。
看到一代雄主變成如今這模樣,說不悲痛是假的,有那麼一瞬間,韓信想告訴他,龍俊給他吃的不過是止疼藥,這世上根本沒人可以長生,即便是他這個千古一帝,也必須經曆生老病死。
不過,看到皇帝對龍俊如此親密,韓信還是把到了咽喉的話又咽回去。
離成仙隻差一步之遙了,這時候誰敢打破皇帝成仙的美夢,誰就要倒大黴。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看出皇帝狀況者不止他韓信一人,卻沒有一個人敢把皇帝從美夢中叫醒,李斯不敢,蒙毅也不敢,他一個才認識皇帝不過一年多的新人,憑什麼?
要真敢勸,怕是立即會被龍俊扣一個阻擾皇帝成仙的罪名。
秦始皇閱完一份奏折,讓龍俊代筆批複,隨口問韓信,“月氏送來公主,欲和大秦永結秦晉之好,依你看,由哪位皇子娶公主合適?”
韓信道,“臣對諸位皇子不甚了解,不敢妄言。”
說完又道,“臣還以為陛下驅逐了匈奴,接下來會繼續西拓,再奪取河西之地。”
韓信這話隻是想試探看,皇帝的雄心是否也被修仙磨滅了。
秦始皇聞言,從軟榻起身,坐直了身體,朗聲笑道,“開疆拓土之事,隻有卿最了解朕!何止河西之地,待朕長生不死,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將為秦土。卿便是朕開疆拓土之寶馬利劍,你這匹馬跑到何處,何處便是秦土,劍指哪裡,哪裡便需臣服。
待朕成仙,也為韓卿求一長生仙藥,你我尚有大把時間征服天下,眼下先安撫月氏,開通河西走廊,派商賈摸清他底細再打。”
秦始皇這話讓龍俊大為震驚,雖然長生是假,但韓信是皇帝第一個想到要帶他一起長生的臣子,可見對他有多喜歡。
不過想想也是,當年為皇帝統一六國的王翦死了,其他將領多也老了,韓信既年輕,又有本事,短短三年,接連為大秦定南方、奪北方,皇帝又是個極具雄心抱負之人,他需要的正是韓信這種能力出眾的臣子。
文臣多的是人可勝任,但能為他開疆拓土的武將,韓信當屬第一人,是不可替代的。
從這幾年韓信的成就來看,趙佗、任囂、蒙恬、李信這些人,隻能給韓信為副將。
如此可怕的對手,難怪項羽會想方設法除了他。
秦始皇的這句話,也讓韓信心中十分感動,君臣不易逢,終始貴難離。
能遇到這樣的君主,是王翦之幸,也是他韓信之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