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仙歸來重塑大秦!
第215章臨終遺言
陛下駕崩,會仙台起火,這一切來得實在太突然了。
第一個從震驚中反應過來的李斯衝到夏無且身邊,他沒有詢問今夜事情發生的經過,而是沉聲問道,“夏醫官,陛下臨終前可有交代什麼?”
其他官吏,包括把皇帝救下來的那十幾名郎衛全都回過神,紛紛圍向夏無且。
會仙台三樓的五個人中,除去龍俊這個凶手,其他三人都死了,夏無且是唯一一個幸存者,也是他從龍俊手中把陛下給救下來的。
蒙毅的視線也從秦始皇這邊轉到夏無且身上,他垂在身旁的手不由自主握了起來,目光死死盯著夏無且的嘴。
接下來夏無且說出的話,不但會影響秦國的命運,也可能決定他蒙氏的生死。
此時的蒙毅隻覺得命運太會捉弄人,他們忙忙碌碌,鬥來爭去,最後的決定權竟然落在了一名醫官手裡?
夏無且跟隨皇帝多年,雖然不參政,卻並不代表他什麼都不懂,陛下沒有立太子就駕崩了,此時這些臣子是想借他之口,讓秦國的第二任君主能名正言順的即位。
至少,第一個問出問題的丞相李斯是這樣想的。
至於其他人,有的人希望聽到扶蘇之名,有的人希望聽到胡亥,當然,也有一些人是和李斯一樣,隻是想要一個名正言順的繼承者。
夏無且在麵對刺客和火海時能臨危不亂,此時被眾人齊齊盯著,卻不由自主有點慌張了起來,他不知道自己該怎麼說,是如實回答沒有交代,還是假傳旨意,假傳旨意的話到底要說扶蘇還是胡亥?
按理來說,扶蘇身為長子,為人又仁善,應該是最合適的繼承者,但夏無且在宮裡的這些年,得趙高多番照顧,他不好完全不顧趙高往日對自己的好。
那不然說實話,讓他們自己爭去?
夏無且猶豫了又猶豫,他這時候好像忘了,沒有儘到保護陛下的職責,他自己這條命是保不住的,還有心思操心這些。
人群外,韓信一個人跪坐在皇帝身邊,看著眼前這一幕,隻覺無比淒涼和諷刺。
孤家寡人,說得一點都沒錯!
那些忠心耿耿的臣子,忠的不是秦始皇這個人,而是他的權勢!
夏無且隻說陛下沒有氣息和脈搏,這些人就認定他死了,連搶救也不做!
韓信看向秦始皇緊閉的雙眼,透過眼皮,他似乎看到了這位千古一帝充滿不甘的眼神,他還有話想說,還有心願未了,還有放不下之事。
君臣不易逢,始終貴難離!
罷了,若始皇帝真屬意扶蘇,大不了為他平定天下後卸甲歸田,做一世山野村夫罷!
這一刻,韓信願意為秦始皇的知遇之恩,放下自己的野心和抱負,就如上一世。
他附身為皇帝做心肺複蘇,一下又一下的按壓,一口又一口的吹氣,秦始皇青紫的臉色慢慢好轉,微弱的心臟又恢複了跳動。
昏迷中,秦始皇能感覺到有個人在救自己,他每按壓一下,心臟就多了一絲活力,每往自己嘴裡吹一口氣,憋悶的胸腔就舒暢了些。
隻不過,這個吹氣好似是嘴對嘴,何人如此大膽?
漸漸的,秦始皇能聽見外界的聲音了,一大群人吵吵嚷嚷,聽不清在說什麼,隻覺得特彆煩,然而他發不出一絲聲音,喉嚨疼得像鈍刀子磨肉一樣難受。
秦始皇想起來了,那龍俊方才掐自己脖子,想置自己於死地。
龍俊!
龍俊!
狼子野心!狼子野心!!!
朕要誅你十族!誅你十族!!!
秦始皇在心裡瘋狂的咆哮著,隨著憤怒情緒的增加,胸口又變得越來越悶,這時有一個聲音在他耳邊輕輕呼喚安撫著,“陛下,陛下,切莫動怒,想複仇隻有醒過來,醒過來方能找龍俊複仇……”
秦始皇聽出來了,是韓信的聲音。
他的聲音似有魔力一樣,慢慢平息了秦始皇心中的怒火,胸口的憋悶之感也越來越弱。
一下又一下,隨著韓信的施救,秦始皇眼皮微微動了動,終於睜開了疲憊的雙眼,迷迷糊糊中隻看到韓信一人在自己身邊。
見他醒來,韓信向來不苟言笑的臉上不由露出一絲喜色。
這一份發自內心的歡喜讓秦始皇感受到了久違的溫暖,是親人間毫無做作的溫情,是在趙國為質時,被人打得鼻青臉腫,母親為自己上藥時的心疼與關懷。
這種溫暖,自他登基為王之後,再也沒有感受過了,仲父呂不韋把持朝政;母親和嫪毐偷情,甚至謀劃要害死自己,王弟贏成蟜率大軍攻打趙國時中途謀反,至親之人一個又一個背叛自己,自此之後,他的世界再無親情,隻有天下。
臨死之際,竟然從這個年輕人的雙眼中,看到了屬於親人間的溫情。
秦始皇緩了會兒神,眼尾餘光又瞥向旁邊,隻見其他臣子都圍著夏無且問話,原來,吵吵嚷嚷的就是這群人!
秦始皇想喝斥,然而喉嚨發不出一點聲音,腦袋如同被錘子鈍打一樣,一陣一陣的疼,胸口也悶得難受,腹中又似火燒。
他知道,自己大限將至!韓信竭儘全力,也隻是把自己從鬼門關強行拉回來一小段距離。
看著圍在夏無且身邊詢問遺言的眾臣,這一刻,秦始皇的心是涼的,朕還沒死,爾等便急著找替代者?
終於看清了,滿朝文武,滿口忠心,最後真正對自己忠心耿耿之人,隻有韓信一人!
竟隻有韓信一人!?
其他人忠的不過是權勢,是能給他們帶來的榮華富貴,包括站在外圍,眼睛卻死死盯著夏無且的蒙毅,倘若夏無且說出之人不是扶蘇,他是不是準備直接造反?
秦始皇心中怒火忍不住又要竄起來,韓信安撫地拍了拍他的胸口,為他順氣。
沒有皇帝示意,韓信並沒有對其他人說,陛下醒了。
秦始皇知道自己現在不能生氣,眼神複又看向眼前的韓信,慢慢冷靜下來。
其實,初次在趙佗的奏章裡看到韓信這個名字的時候,秦始皇就已經記住了他。
多麼希望,眼前這個年輕人是自己的兒子,哪怕不是他嬴政的種,隻要是贏姓趙氏子孫,自己就會把皇位傳給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