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仙歸來重塑大秦!
第221章謹遵大王之命
“丞相,大事不好了,章將軍那邊快頂不住了!”
行宮附近的營帳中,一名親自去打聽消息的郎衛急匆匆跑進來稟報,“叛軍驅趕萬餘潰軍來衝擊章將軍布下的軍陣,雙方已經短兵相接,觀戰況,我軍這邊十分不樂觀,這裡還是要早做準備。”
帳內眾人都變了臉色,若連章將軍都潰了,剩下三線那些人估計就成了擺設,楚國叛軍一旦殺進來,還能饒了這些人?
“趕緊趁著章將軍尚未潰敗,收三線人馬衝出去,快回鹹陽!”一名官吏建議道。
“你這是要棄章將軍於不顧?不妥,不妥,我看讓三線萬五人馬不要守了,全部去支援章將軍。”另一人說道。
“那萬一也被打敗呢,便隻剩六百郎衛了。楚國叛逆,陛下駕崩,此消息一旦傳出去,會有多少六國之人跟著造反,我等回去路上又會遇到多少叛軍?靠六百郎衛根本回不到關中。”
此時要突圍出去不難,難的是安全回到鹹陽,昨夜這裡鬨得這麼凶,消息根本瞞不住,幾天時間就會傳遍六國,從東海郡回鹹陽,沿途有趙國、魏國、韓國,經過的城池更是數不勝數,誰知道哪座城是忠於秦的,哪座城暗中叛變了?
沒有大軍護衛,要安全回到鹹陽,可能比唐僧去西天取經還困難。
“現在不突圍,彆說回關中,我等可能都活不到明日。”
這時那名去打聽消息的郎衛道,“叛軍自直道殺進來,大軍突圍不了,隻能小隊伍從南北方向走。”
“那就彆走了,北去是齊國,南下全是叛軍的地盤,小隊伍出去無疑是送死。”
官吏們各自爭辯著,李斯皺著眉頭一直沒說話,蒙毅嘴唇動了動,最終還是閉口不言。
他想說讓韓信出來主持大局,不過想到昨夜自己表明要站在他那邊,他還是不肯立扶蘇為帝,可見心裡是偏向胡亥的。
蒙毅昨夜就在想,如果這些人全死在這裡,趙高自己立個沒有玉璽沒有兵權的皇帝,也沒什麼用。
扶蘇公子威望極高,又有軍隊為後盾,最後帝位肯定是扶蘇的,如此上麵也沒了攝政王掣肘,反而更好。
至於自己一條命,蒙毅覺得,和天下大事比,根本不值一提。
“諸位還是尊陛下遺詔,讓攝政王出來主持大局!”
正當人們爭論不休的時候,包紮完腦袋的夏無且突然走進來,大聲說了這一句。
帳內突然安靜下來,夏無且徑直走到李斯跟前,回身看著下麵眾臣,問出了一個大家都沒想過的問題。
“陛下在臨終之時為何不先立太子反而先封王,諸位可有仔細想過?”
眾人愣了一愣,再一想,似乎明白了夏無且這個問題的用意。
夏無且又道,“那道封王詔書是陛下的意願,還是被蠱蟲控製所下,諸位心裡其實都十分清楚,不過是不服韓郡尉年輕,不想尊他為王罷了!”
“陛下啊,英明了一輩子,臨終之時也不會糊塗,那龍俊將他騙來此地,又叫囂著亡秦必楚,你等當陛下猜不出外頭情況?”
“他心裡跟明鏡一樣清楚啊,他知道隻有韓郡尉能帶我等安然回到鹹陽,你等將他排擠在外,最終結果是,大家都要死在這裡。”
“陛下駕崩,群臣儘數被殺,玉璽落於反賊之手,大秦便也完了,六國叛逆攜斬帝之威勢進逼關中,則何人能擋?”
“蒙將軍?李將軍?王將軍?何人有力挽狂瀾之能?”
“韓郡尉出道短短四載,為陛下定南方,平北方,陛下臨終封韓郡尉為攝政王,是要先保大秦的根,才能挽這座高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