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反成功?你彆搞笑吧,秦國當年連六國都能滅,就算始皇帝死了,又豈會打不過些許造反小賊?我還是乖乖在此服役,等三年刑滿,就能釋放回家了。”
“你居然相信自己能刑滿回家?”
英布臉上露出一個誇張的表情,“秦律嚴苛,你就是不小心路上撿了串錢都要判刑,或則鄰裡犯罪,也可能被連累,秦律隨時都有借口把你再送回來當勞力。你們都想想,自己當初是因為什麼事被送來的?”
眾人沉默了,他們當中有的確實是犯了罪,比如通奸,但是從前在楚國,這個根本就不是罪,到了秦國就成了犯法。
還有盜竊的,在魏國的時候,處罰根本就沒這麼重,頂多交還盜竊物,再罰些錢了事。
還有的人因為誹謗、罵人被罰。
在秦國,你就算遵紀守法,小心謹慎,也可能因為鄰居犯了事,哪天突然就禍事臨頭。
“你說怎麼逃走?我跟你一起!”其中一個英布的同鄉說道。
“還有我!”
“與其在這累死,不如賭一賭!”
眾人紛紛附和,英布低聲道,“那可說定了,若有人反悔去告奸,彆怪我不念兄弟情!”
眾人立即賭咒發誓,“誰告奸誰絕後!”
達成共識,眾人在英布的策劃下,準備越獄。
與此同時,皇帝駕崩的消息也傳到了九原郡的扶蘇和蒙恬這裡。
扶蘇無法相信正值壯年的父親會突然死亡,他整個人就跟傻了一樣,把自己關在房中兩日不吃不喝。
“蒙將軍,公子這樣下去可不行啊,他自己身體吃不消不說,最重要的皇位爭奪也要因此錯過了!”劉邦站在門外,憂心忡忡地對蒙恬說道。
“公子至善至孝,陛下駕崩得實在太突然,他一時接受不了。”
蒙恬略有些憔悴的臉上滿是無奈,對劉邦道,“此時陛下靈柩應當快到大梁了,劉先生同韓郡尉是親屬,你帶幾個人先行一步去見他,探一探口風,我這邊寬慰好公子,便帶他回鹹陽。”
劉邦問道,“將軍要帶兵回麼?”
蒙恬搖了搖頭,“無詔帶兵入關,是為謀反。”
“那若是韓信不立公子呢?將軍要怎麼做?”
“公子為人仁善,又是陛下長子,在無嫡子前提下,他是第一順位繼承者,韓信有何理由不立公子?他若真立其他皇子,那隻能說明,他所圖甚大。”
蒙恬這話的另一層意思是,扶蘇在朝野有眾多支持者,立扶蘇為帝,韓信這個攝政王就沒辦法專權,若是立其他沒靠山的皇子,最後皇帝隻能淪為韓信的傀儡。
但劉邦的理解是,始皇帝已經封韓信為攝政王,把整個秦國都交給他了,再要圖什麼,就是讓秦國改姓了,真要那樣的話,蒙恬肯定不答應,最後免不得要乾上一架,不知蒙恬能不能打得過韓信?
真要到了那天,自己要站在哪一邊?
劉邦的期望是,韓信能立扶蘇為帝,一個攝政王,一個皇帝,都是自己人,不管誰掌實權,他劉季怎麼著也能混個九卿當當。
於是,帶著美好的期望,劉邦帶著幾名親信,踏上了去往大梁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