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仙歸來重塑大秦!
第233章韓信比武安君如何
人跡所至,無不臣者。
是始皇帝的願望,也是韓信的。
所以皇帝會把秦托付給他,會先封攝政王,而不是先立太子。
對陛下來說,誰為新帝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誰忠心又能保秦,能繼續開拓他來不及開拓之地,從當時的情況來看,韓信確實是最合適人選。
站在大營中,劉邦抬頭遠眺東方初升的太陽,又轉身看向西方,不禁幻想,海和沙的儘頭到底是一番怎樣的天地?那裡是否有肥沃的土地?有豐饒的物產?那裡的人和秦人長得一樣嗎?要征服,又需要付出多少人力物力?
韓信和始皇帝一樣,喜歡征服,而扶蘇隻想與民修養,所以韓信從一開始就沒想過支持扶蘇,麵對馮劫和蒙恬的拉攏示好,他一直都是在敷衍。
這兩人早晚會決裂,自己到時候要站在哪一邊?韓信這個攝政王能不能坐穩?如果被推下台,他是不是會直接造反?造反成功的可能性又有多大?
旁邊有士兵開始收拾帳篷,韓信從帳內出來,走到劉邦身旁,舒展了一下筋骨,問道,“不知如何選?沒關係,看在親戚的份上,就算你同我作對,最後我也會饒你一命。”
劉邦心裡不屑地呲了一聲,臉上卻是諂媚的笑,“阿信這說的什麼話,你是我姊丈,我肯定支持伱!”
這時,曹參、小湖幾人牽著馬走過來,劉邦看到曹參,雙眼瞪了瞪,不可思議道,“曹獄掾,你怎會在此?”
曹參見了禮,簡單解釋,“我如今是大王門客!”
“好好的怎麼就做了門客了?”
曹參反問,“你的意思是做大王門客不好?”
“不,不是,就是覺得有點奇怪!”
“良禽擇木而棲,有何奇怪?”
曹參翻身上馬,這時候盧綰等人也過來了,劉邦忙騎上一匹馬,跟上韓信等人。
前鋒三千人在天沒亮的時候就先去開道了,韓信所在的位置是中軍,百官和皇帝的棺槨都在這裡,最後麵是運送物資的後軍。
全軍並沒有帶什麼糧草,所需都是由沿途郡縣。
沿著平坦大道,隊伍朝著西邊緩緩而行。
路上,小湖請示道,“大王,今日傍晚即可進入三川郡,項莊要怎麼處理?”
“放了吧!”
劉邦湊上來好奇問道,“項莊是何人?”
小湖隨口解釋了一句,“是項羽從弟!”
“反賊的家人啊,如此重要人質,放了多可惜!”
韓信沒理會他,對小湖道,“給幾日口糧,讓他自己回東海郡!”
“唯!”
小湖應了一聲,打馬去後軍釋放項莊,劉邦低頭想了想,驅馬走到樊噲身邊,低聲交代道,“你走慢點,一會兒回頭去把小湖放走的那個人給逮回來,派兩個人押去雁門關著,等隊伍走遠點再動手,莫讓韓信知道了。”
樊噲疑惑道,“抓他做甚?”
“日後說不定有用,先抓了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