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道,“護衛們的命和咱們拴在一起,又對公子忠心耿耿,絕不會對外透露,亭中這幾人,便當他們昨夜都被刺客殺了!”
“啊?你要殺人滅口?”
“那不然呢?我們離開後,誰能保證他們守口如瓶?沒保護好公子,皇帝問罪下來,你是要乖乖引頸受死,還是站出來說凶手是皇帝,然後舉兵反抗?”
“沒任何證據汙蔑陛下,死的可就不隻是我們個人了。”淳於越黯然泣道,“我活到這把年紀也夠了,死了去陪公子也好!”
“伱想死,我不想。”劉邦憤然言道,“二世無道,殘害兄弟,我一定要為公子報仇。”
淳於越一臉灰敗,“如何報仇?以遼西區區萬餘郡縣兵?”
劉邦正義淩然道,“不管能不能,總之我劉季就是豁出命,也要為公子報仇!”
他說著走出房門,去做那些護衛的思想工作。
這些人深受扶蘇恩惠,眾人自的賭咒發誓要為扶蘇複仇。
處理好亭舍之人後,劉邦帶著隊伍快馬加鞭趕往遼西,未免被人發現,路上不在任何縣城、亭舍留宿,隻用了三日便抵達遼西治所陽樂城。
蒙恬原以為扶蘇還要幾日才能到,聽下人稟報,他滿心歡喜地來府外相迎,誰知看到的卻是已經有點腐爛的扶蘇屍體。
驟聞噩耗,猶如五雷轟頂,蒙恬整個人都呆傻了,得虧劉邦提醒,他才回過神,急忙把人迎進府中。
劉邦詳細地把遇刺經過講述給蒙恬聽,最後說道,“將軍,非是我等護衛不力,對方處心積慮要害死公子,防不勝防啊!那凶手還故意把仇恨往韓郡守身上引,便是要讓您去和他作對,此事我敢拿自己性命保證,肯定不是韓郡守乾的。”
蒙恬陰沉著臉,拳頭捏得咯咯作響,不必劉季解釋,他也知道凶手肯定不會是韓信。
劉邦瞅了眼蒙恬憤怒的神情,繼續道,“公子那時是身心俱傷,臨死之時反複問我,他都放棄爭奪皇位了,陛下為何要殺他?他待陛下至親,陛下卻如此狠辣無情,公子走得滿是不甘和憤恨,將軍,你可要為公子報仇啊!”
劉邦捏造扶蘇臨終所說的話,是想用扶蘇的死來調撥蒙恬造反。
然而他低估了蒙恬對秦國的忠誠。
沉默了許久,蒙恬緩緩鬆開緊握的拳頭,說道,“自我大父開始,我蒙家為秦出生入死已有三代,先帝待蒙氏恩重如山,對我兄弟二人委以重職,寵信有加,我不會助紂六國,覆了大秦山河。公子若在天有靈,他也不希望看到我為他個人之仇,在已經紛亂不堪的秦國又填一亂。”
劉邦道,“我的意思並非幫六國滅秦,而是把二世這個陰狠毒辣,不孝不悌之人推翻,換一位皇帝,先帝不是還有那麼多兒子,隨便換一個也比胡亥這偽君子強。”
蒙恬搖了搖頭,“若真如此,那就是害了鹹陽諸位公子,陛下連長公子都敢殺,何況其他人?”
劉邦一噎,氣哼哼道,“那難道就讓公子白死了?”
蒙恬看著扶蘇的屍體,黯然落淚,“自他放棄爭奪皇位開始,他的命就不由自己掌握了,不隻是公子,我蒙恬亦如是。”
蒙恬的人生觀、價值觀是劉邦所不能理解的,他用十分奇怪的眼神看著蒙恬,“將軍的意思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就算是被冤死也無怨言?也甘願赴死?”
蒙恬滿麵愁苦,“有怨言又如何?蒙恬不敢辱沒先人教誨,不敢忘記先主恩情,寧死也不反秦。”
蒙恬的選擇實在大大出乎劉邦的預料,看著他惆悵中卻又異常堅定的眼神,劉邦不禁迷茫了,蒙恬對秦如此忠心,自己跟著他還有什麼前途?
前途就彆想了,一個不好最後還會給蒙恬陪葬,難道再跑回去投奔韓信?
或者,乾脆去投項羽反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