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高道,“無兵刃甲胄,不過二十萬手無縛雞之力的農夫罷了,再說了,旁邊有李信牽製,內史有王將軍守著,韓信想在短時間內打下內史並非易事。
沒有糧草,又打不下來,二十萬人沒有飯吃,要不了幾日便會自己爆發內亂,陛下即可借此機會,命王將軍和李信聯合將他拿下,這一心頭大患便解決了。”
聽趙高這麼說,胡亥暫且放下心,又問,“那關東逆賊呢?打到哪裡了?是否該派兵去鎮壓?派誰去?”
趙高道,“有三川郡守李由的三萬兵馬守在內史東麵,那些人可先不必管,待先帝下葬後再說吧!”
“嗯,先帝下葬這事不可耽誤,驪山那邊都修好了?”
“陛下幾月前又從三川郡征召了幾萬民夫,日夜趕工,大體都完工了,隻剩陵墓上的宮殿沒修。”
“下個月便要下葬,修座祖廟即可!”
胡亥揮了揮手,“你去給蒙恬傳詔,還有,找些理由把朕那些兄長們都殺了吧,留著礙眼!”
“唯!”
趙高拱手退下,去了偏殿書寫詔書,加蓋玉璽,讓人快馬送去遼西郡。
蒙恬自從向鹹陽上報扶蘇之死後,就一直在等著皇帝的詔令,估摸著時間差不多了,這一日他把劉邦、淳於越都叫了過來。
“陛下應當會令我護送公子棺槨回鹹陽,此去可能不會再回來了,在新郡守、郡尉過來接任前,遼西郡就先拜托給二位了!”
劉邦心裡早猜到二世不會放過蒙恬,卻故作疑惑道,“為何不會回來?公子已死,陛下的威脅也解除了,蒙氏對秦忠心耿耿,如今又是用人之際,陛下當不會無罪迫害將軍。”
蒙恬道,“陛下或許不會,趙高卻會,從前蒙毅差點將他處死,如今他得勢,不會放過我。”
劉邦道,“那您還要回去?您不肯反秦,保重自己性命總可以吧,咱就待在遼西,山高皇帝遠,他此時也沒空來管你。”
淳於越跟著勸道,“是啊,就說胡人寇邊,一時走不開。”
蒙恬搖了搖頭,“趙高處心積慮要報當年之仇,躲得了一時,躲不了一世,況且我親族皆在鹹陽,我若不回,他等必遭殃。”
他輕歎一口氣,“自公子遇刺,我便知早晚會有這一天,隻希望用我一命,能解趙高心中之恨,保全蒙氏一族。二位不必再勸,今日將伱等叫來,是有幾件事要交代。”
二人垂首,滿麵無奈和哀傷,劉邦誠摯言道,“將軍請吩咐,赴湯蹈火,季在所不辭!”
淳於越也拱手聽令。
蒙恬道,“遼西軍事,我走後理應由左右兵曹史代理,不過此二人本事一般,東胡得知陛下駕崩,近期有些蠢蠢欲動,我實在不放心。
劉先生在雁門時隨我抵禦匈奴,能力、經驗、膽魄皆不錯,便由先生代理軍事,樊噲協助。”
他說著看向淳於越,“政事便交於淳於先生,麻煩二位在這段時間看顧好遼西。”
劉邦心中暗喜,麵上卻十分嚴肅應道,“將軍說得這是什麼話,守護邊境是我等職責所在,季用向上人頭保證,一定不會讓胡人邁進我大秦國土一步。”
淳於越也說道,“將軍放心,越會儘心儘力而為。”
蒙恬欣慰地點了點頭,把郡尉印信直接交給劉邦,“先生先代為保管,待朝廷派新郡尉過來,轉交即可,之後先生是要留在遼西為吏,還是去投奔韓郡守,隨先生意願。還有,跟隨我數年的幾名貼身護衛,我不忍他們隨我去鹹陽送死,便留下保護先生吧!”
劉邦忙道,“這不妥,或許陛下不會聽信趙高讒言,將軍還是帶幾名可信賴之人在身邊吧,而且這一路上也需要人保護。”
“不必,有隨行卒兵即可!”
蒙恬說完,又讓人把左右兵曹史等人叫進來,細細交代了自己離開後遼西的軍防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