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仙歸來重塑大秦!
第253章暴擊楚軍的機會
如同韓信所料,項羽前腳剛率兵南下陳郡,王賁後腳就向二世請求出兵。
“出兵?”
胡亥愣了一下,說道,“這不妥吧?當初父皇帶著關中八萬人去東海郡,被項羽殺了四萬,剩下都被韓信要走了,如今關中隻剩十萬常備兵,還要防守各處關口。
將軍欲攻打楚軍,帶的人少了隻怕沒什麼用,要打了敗戰,損兵是小,朕擔心將軍安危,您若出了意外,則何人能保我大秦?若帶的人多了,萬一有宵小之輩造反,內史會不會守不住?”
胡亥說的宵小之輩,自然是指韓信。
王賁也猜不出韓信到底打的什麼主意,說他保秦吧,當初為何不直接支持扶蘇繼位,這樣蒙恬也就不會死,有王、蒙、李,再加一個韓信,六國叛賊如何能這般囂張?
但要說他也想反秦吧,可陛下斷了九原、雲中供應,針對意思已經很明顯了,他也有能力東突西進,給自己搶奪地盤糧草以供二郡,卻又一直按兵不動,守著那點地方,可憐巴巴的縮衣節食。
北地郡的賀蘭縣縣尉,是韓信一手帶出來的將領,郡尉魏鵬也曾領兵跟著韓信打過匈奴,北地郡縣兵中,應該也有不少人尊崇韓信,隻要他願意,完全可以在李信沒反應過來前,迅速拿下北地郡。
王賁實在想不通,韓信到底想做什麼。
雖然猜不到韓信意圖,但王賁觀察了六國反賊這麼長時間,實在不願放棄這個給楚軍暴擊的大好機會。
王賁道,“項羽率兵南下,張耳等人陷在趙國,東郡如今隻剩項梁一軍,機不可失,陛下若實在不放心,讓王離出征,臣守在頻陽,絕不會給有心人可趁之機。”
王離和韓信有交情,胡亥對他一直都不太放心,但是讓他去打楚軍,胡亥還是可以放心的,當即應下,“便依將軍所言,封王離為伐楚主帥,卻不知需要多少兵馬?”
王賁道,“關中調……兩萬人即可,再讓三川郡守派遣兩萬相助!”
胡亥完全不懂兵事,王賁如何說,他便如何下令。
王賁替王離接了旨,又道,“臣還有二事要奏請陛下!”
胡亥對王賁還是十分客氣的,和顏悅色道,“將軍請說!”
“其一,讓雁門李郡尉領兵援救巨鹿……”
話沒說完,胡亥就打斷他,“關中已然派遣出兩萬人,李郡尉那邊便不要動了,巨鹿丟便丟了,日後再奪回來就是!”
王賁聽了這話,心裡對胡亥十分失望,陛下對付自己人果決得很,對賊軍卻畏畏縮縮,隻想守著關中這點地方。
日後?什麼時候?等他把朝野上下都殺乾淨之後?
失望歸失望,然而為了這個自己和父親辛苦打下來的秦國著想,他耐著性子解釋道,“自六國起兵以來,陛下一直不曾派兵援助過任何郡縣,此舉難免會讓各地軍民以為陛下想放棄山東之地,那些原本不想投降之人,也會因此開城獻降。”
“讓李郡尉出兵,是在告訴依然堅守的郡縣,陛下並未放棄,隻要多一個縣抵擋楚軍,便能給對方多增加一分困難。”
“再者,武臣、張耳之輩軍事才能一般般,有李郡尉出手,很快便能將這一支叛軍一起消滅,剪除了武臣、項梁這兩支隊伍,日後再對付項羽會容易很多。”
聽王賁這番解釋好像很有道理,不過一想到韓信可能會趁機造反,胡亥又遲疑不決,他下意識看向一旁趙高,卻見趙高輕輕搖了搖頭,胡亥立即道,“此事過後再議,將軍先說第二件事。”
二人的互動都被王賁看在眼裡,他十分不悅地看了一眼趙高,說道,“請陛下停止修建阿房宮,釋放三十萬民夫、刑徒,加以訓練,以待來日和楚軍決戰!”
又來一個勸自己不要修阿房宮的,胡亥心情瞬間不好,不過對王賁,他不敢像當初對左右丞相那樣甩臉色,隻道,“朕釋放他等容易,將軍能保證將來作戰之時,這些六國之民不會臨陣倒戈?”
王賁道,“於民眾而言,這天下誰當皇帝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誰能讓他們過得更好,陛下隻要減輕賦稅徭役,讓百姓看到與先帝苛政完全不同之德政,民心自會依附,則何須擔心臨陣倒戈?”
德政德政?當初怎無人對父皇說這些?
胡亥怒火中燒,臉色也陰沉了下來,一個個都來教朕如何做皇帝!?還誰當皇帝不重要?那是否隻要誰行德政,誰就可以稱帝?如此看來,這王家對大秦也並非忠心耿耿。
胡亥視線透過冠冕上的垂珠,死死盯著王賁,隱在廣袖下的手緊緊捏成拳,隻恨不得垂死這姓王的。
不過想到六國反賊未滅,他的理智還是戰勝了憤怒。
“便依將軍之言,先釋放十萬人,其他人每日減少一個時辰勞作時間,今年各地賦稅減一成,徭役停一年!”
他幾乎是咬著牙齒下達了這幾道詔令,王賁知道這是胡亥做出的最大讓步了,拱手替天下人道謝後,告退離開。
他前腳剛走,胡亥便一腳踹翻身前案幾,瞋目切齒道,“待天下稍定,朕定要砍了他!砍了他!”
趙高又趁機給王家上眼藥,“當初先帝以王老將軍過世為由,將王將軍從齊國調回,讓其閒賦在家,便是看出了王家仗著功高,有挾天子之心。那王老將軍是識時務的,王將軍和王小將軍卻未必能看清自己位置,王將軍身為內史都尉,談論軍事便算了,今日竟對陛下論起了政事,顯然是把他自己當陛下長輩了,王皇後上月查出有孕,來日若誕下陛下嫡長子,不知王家會不會生出其他想法?陛下還是要早做打算。”
趙高的意思胡亥明白,無非是怕王家廢父立子,以外戚身份把持朝政。
他陰沉著臉,對趙高吩咐道,“悄悄給王皇後送碗墮胎藥,做得自然些,朕不許帶有王家血脈的皇子出生!”
“唯!”
趙高拱手應下,胡亥深呼吸兩下,平複了心情,又問,“老師方才為何不同意李信出兵巨鹿?”
趙高道,“眼下已進入五月份了,可九原、雲中卻無一人鬨事、逃亡,韓信應當是穩住了那些人,那邊需得重防了。臣覺得,陛下當給李信下道詔令,讓他再征些兵,以防韓信。”
胡亥氣哼哼道,“都是你出的餿主意,如今白白給韓信送了二十萬青壯。征兵?朕剛答應王賁,今年不征徭役,轉頭就下征兵令,他定然又要來說教,朕現在看見他就煩。”
趙高拱手請罪,“此事是臣下考慮不周,不過臣當時也是一心為陛下著想,誰知道韓信哪裡變出糧食,居然養活了那麼多人?”
“算了算了!”
胡亥有些不耐煩地揮了揮手,“阿房宮先不建了,再調十萬人過去交給李信訓吧,其他人都給王賁。”
…………
離開鹹陽宮,王賁騎馬去了頻陽軍營,給王離帶來出兵東郡的詔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