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周不斷有士兵飛馬過來向他彙報各處戰況。
左翼的膠著,右翼的速勝,都在他預料之中,沒一會兒,梁軒的第二道消息又送到了這裡。
和梁軒的反應一樣,陳平第一直覺也是猜測項羽是不是在後線布置了陷阱,否則怎麼會如此輕易就放棄了右翼?
韓信道,“岱丘頭過去是一馬平川的地形,他將重兵壓在左翼,不會再有兵力在右翼設伏,令梁軒按原定計劃繼續往前,再增派五千預備隊,五千騎兵增援右翼。”
“唯!”
傳令兵領了手令便跑去傳達命令。
“增援右翼?等……”
陳平剛想叫住人,又立即止住話,他開始以為是不是韓信口誤了,此時左翼正遭受著楚軍最猛烈的火力,他卻對已經沒了敵軍的右翼增兵?
不過再一想這個命令的總體意思,並不是口誤。
“大王是想直搗鄭縣楚軍大營?兩萬多人,要破他大營不太可能吧?”陳平說道。
韓信微微笑了笑,“破營自是艱難,增兵右翼隻是為了迷惑他,我要讓他有家歸不得。”
“大王想將楚軍主力引誘過來,圍殲在渭水河畔?”
陳平立即明白了韓信的意圖,神情忽然變得緊張起來,“左翼楚軍兵力極強,照眼下情況看,我軍被突破是早晚之事,臣聽說項羽帳下有一支人馬俱著甲騎兵,刀箭不入,當年他領這一百騎,便能在始皇帝行宮大營中隨意馳騁,兩年過去,此時項羽手中怕是不隻百騎,他若以重騎破陣,到時候中路怕是也壓不住,那咱半數軍陣都要被搗了。”
“我怕他不來!”
韓信神色自若,為陳平解惑,“三川郡是何情況無從知曉,此戰若不能消滅項羽主力,他極有可能逃回楚國。我已收王離半數兵馬,不出意外,武關那邊也能順利接管。手握二十萬大軍,大秦在我手上死而複生,此威望足以讓其餘各國噤若寒蟬,一旦讓項羽逃走,他等必然同仇敵愾與我作對,來日又要增添許多麻煩,不如就在今日,將項羽及其主力擊滅。”
陳平這兩年多是幫韓信處理政務,軍事涉及比較少,對於具體戰術方麵並不擅長,隻能通過回想之前看到的戰略圖來消化韓信今日的意圖。
鴻門到鄭縣之間有兩座山丘,除了章平搶占的那座,還有一座便是靠近楚軍大營的岱丘頭,這兩座山丘就好像屹立在戰場南麵的兩根柱子,中間夾著一個大門,之前是秦楚各控製一邊柱子,現在兩邊都被秦軍控製,相當於是夾住了南麵大門。
梁軒那一萬人,再加一萬援兵,不但可以和章平一左一右扼守住這個大門中間,還能向東延伸戰線。
而既然要圍殲楚軍主力於河畔,等左翼被突破之後,中路這邊就該正式開打了,三線都開打了,秦軍才好對突破進來的楚軍行成半包圍之勢。
果然,沒過多久,左翼便有士兵來報,楚軍已經突破第一個方陣。
“左翼預備隊上去支援,增派一萬騎兵從兩翼攻擊左翼楚軍,無需死戰,守住第二線,吊著楚軍即可,中路同時向前推進,讓梁軒占據支點後,派三千騎兵去佯攻他中路後陣,為正麵分擔些壓力。”韓信想也不想,就對左、中兩路下達了命令。
陳平道,“大王是要釣項羽?”
讓楚軍破一陣,再增兵壓住楚軍繼續進攻的勢頭,這時候那個年輕氣盛的楚霸王肯定坐不住了,不隻是他本人,他的重騎兵應該也要出手了。
韓信道,“繼續膠著著,項羽才會出手。中路這裡陣型一動,左、中之間便會出現一個小小的破綻,他應該能看出來。”
作者不是兵仙,寫打仗太燒腦了,今天一更,大局布置完,明天應該能寫得順暢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