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少了。”項目單單製作成本就投入了2億美元,宣發營銷費用過億,凱文辻原想儘快見到回報,而且之前也有這方麵的成功案例。
他說道“我記得黑暗騎士的前十天,北美就賣出超過4000萬美元各種周邊,你做的預案太過保守,最兩周怎麼也要鋪5000萬美元的貨,另外讓廠商再準備好3000萬美元的貨,並且隨時可以發送全美各大城市。”
濱田也看過黑暗騎士的各種數據,說道“我回去就修改方案。”101nove.com上上下下都對綠燈俠充滿信心,覺得影片可以像鋼鐵俠那樣一炮而紅,從而引出整個dc正義聯盟宇宙。
不止是這些,整個華納兄弟的資源,都會向綠燈俠傾斜。
凱文辻原雄心壯誌,隻要這一部開端影片成功,三年就能追上漫威的複仇者聯盟電影宇宙。101nove.comaa。
貝爾一個人背著包,走進了經紀人的辦公室。
法老與眾神的票房慘敗到如此地步,華納兄弟喊停了所有的後續宣傳,畢竟不再投入資金就不會產生新的虧損。
想到這片子,貝爾渾身都不舒服。
真要算起來的話,他已經連續搞砸了兩部一線大製作。
幸好還有蝙蝠俠回血。
助理告訴貝爾,經紀人去開會了,讓他稍微等一會。
貝爾坐在沙發上,發現左邊的矮桌放著一份報紙,不知道誰看了沒帶走。
圈內很有名的報紙好萊塢報道。
貝爾無聊,拿起報紙翻看,發現上麵有與他有關的內容。
新聞標題正確看待克裡斯蒂安貝爾的號召力。
雖然知道看了可能心裡很不舒服,但貝爾還是忍不住了看具體內容。
“這幾年,好萊塢最火的男明星,除了兩個湯姆、威爾史密斯和約翰尼德普等傳統勢力外,還有例如克裡斯蒂安貝爾和馬丁戴維斯等新興勢力。
前者憑借兩部蝙蝠俠電影,尤其黑暗騎士的巨大成功,贏得了眾多影迷的支持,隱隱有成為巨星的趨勢,但想要跨入巨星門檻,靠的不是虛假的名氣,而是實打實的市場成就。
兩部蝙蝠俠電影看似為貝爾的巨星之路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實則這基礎空虛的如同天上的雲彩,看起來很美卻一踩即破。
貝爾跳出蝙蝠俠係列之後,出演了兩部一線製作,分彆是終結者2018和法老與眾神,前者製片預算高達2億美元,北美票房隻有1億多一點,後者製作預算16億美元北美票房不可能超過5000萬美元,這是兩次名副其實的票房慘案
這兩部影片證明了一件事,離開蝙蝠俠之後,貝爾的號召力實屬一般,他並不具備扛起一線大製作男主角的能力,巨星門檻尚未摸到,已然夭折。
黑暗騎士熱映時,貝爾的影迷曾經與馬丁戴維斯的影迷在互聯網站發起過一場論戰,討論兩位主角誰對影片票房貢獻更大,前者認為是貝爾,畢竟他出演的是男主角,而馬丁戴維斯隻是個男配角。
這場爭論一直延續到現在,如今有了明確答案馬丁戴維斯的號召力勝出不止一籌,不說盜夢空間這種投資上億的一線製作,連消失的愛人和疾速追殺這些中等規模投資的項目,其各種反響也完爆貝爾的兩部大製作
真心建議,貝爾以後不要再碰一線大製作,那不是你的領域”
後麵那些內容,實在不想看了,貝爾合上報紙扔到了一邊。
他接下摩西這個角色的時候,就知道法老與眾神最初是馬丁戴維斯看好的項目,搶下這個角色也是想證明,自己的大片號召力,並不比那個混蛋差。
想的很美好,結果異常悲慘。
貝爾非常清楚,法老與眾神的失敗,基本上斷絕了自己的好萊塢巨星之路。
以後很難有公司和劇組會找他出演一線大製作的男主角。
最重要的一點,也是貝爾最難接受的一點,他不如馬丁戴維斯
想到這裡,貝爾的心理防線又有要鬆動的跡象,趕緊調整思緒,不再去想這些。
馬丁那個混蛋,已經成了貝爾的夢魘。
門從外麵打開,經紀人進來,看到貝爾臉色不太對,趕緊問道“要不要我送伱去看心理醫生”
貝爾擺了擺手“不用,不用,隻要不看到馬丁戴維斯那個混蛋,我很快就能恢複。”
經紀人了解貝爾的心理症結,說道“過去的就讓它過去吧。”
貝爾看了眼旁邊的報紙,問道“我還有成為巨星的可能嗎”
“有,不過要慢慢規劃。”經紀人先寬慰一句,再說實情“短期內可能會有一一些麻煩,片酬最高的那些一線項目”
貝爾說道“等拍攝完黑暗騎士崛起,我想離開洛杉磯,離開北美,安靜一段時間。”
經紀人從辦公桌上拿起一份資料“正好,我手裡有一個來自東方的電影項目,要不你過去看看”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