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自蘇國解體以來規模空前的軍內整肅,震動了整個俄國武裝力量體係,也揭開了一個令人瞠目結舌的真相——東部軍區的腐敗早已深入骨髓,其危害之深、範圍之廣,堪稱現代軍事史上的罕見案例。
尼古拉自擔任軍事委員會副會長身份兼任東部軍區負責人的時候,就已經計劃好如何挽救這個帝國腐敗軍隊體係。為了不打草驚蛇,以自己作為明麵的焦點,並沒有對當下的東部軍區負責任何一件事情,而是以身作則,親自完成新兵的基礎訓練。
然而,當尼古拉真正踏入東部軍區時,迎接他的不是莊嚴的軍旗與整齊的列隊,而是層層疊疊的利益網絡和根深蒂固的潛規則。從基層士官到高級將領,幾乎每一個重要崗位背後都盤踞著錯綜複雜的裙帶關係。
更令人心寒的是,大量本應封存或輪換使用的蘇製武器裝備庫存已被悄然變賣一空——t80主戰坦克的發動機出現在黑市拍賣會;su27戰鬥機的雷達組件流向東南亞私人安保公司;甚至r73空對空導彈的核心製導模塊也被拆解後走私出境。
這些行為並非始於近年,而是持續了整整二十多年。自蘇國不在後,東部軍區因地處偏遠、監管薄弱,逐漸淪為某些人和集團的“資源後院”。
軍火庫頻繁失火、訓練彈藥“自然損耗”超標、裝備維修記錄造假……種種異常現象屢見不鮮,卻被一層層上報材料掩蓋成“技術事故”或“管理疏漏”。
麵對如此龐大的腐敗鏈條,尼古拉選擇在正式掌權前的時間裡,采取了極為謹慎的策略:一方麵通過“北極星”情報部門秘密收集證據,另一方麵借助俄國內務部反貪總局的力量,聯合開展隱蔽調查。
尼古拉利用某些倒戈的高級將領名義,利用職務便利,逐步安插親信進入後勤、裝備、財務等敏感部門,並建立起一套獨立於常規通信係統的加密情報網。
在此期間,尼古拉曾多次目睹軍火庫“意外”起火事件——表麵上看是電路老化或存儲不當所致,但經過技術鑒定卻發現,起火點均集中在存放高價值零部件的區域,且每次火災後相關賬目都會出現大規模“核銷”。
更為嚴重的是,部分海軍中將與地方港口官員勾結,將退役艦艇的柴油發動機、聲呐係統乃至導彈發射架私自拆卸出售,再以“報廢處理”名義上報國防部。一些邊防部隊甚至默許走私團夥利用軍用運輸通道運送違禁品,換取巨額回扣。
儘管掌握了不少線索,但尼古拉始終未輕舉妄動。尼古拉明白,還不是時候,在等待一個時機。直到10月,隨著最後一批關鍵證據鏈閉合——包括一份涉及236名將校軍官的資金往來明細表、數十段秘密錄音以及多名涉案人員的供詞副本——他終於下定決心,啟動“雷霆掃雪”行動。
次日淩晨,尼古拉召集東部軍區核心指揮層召開緊急會議,宣布根據《俄國聯邦兵役法》第47條及《軍事紀律條例》第12款,實施為期七天的“戰備狀態升級”。所有非必要外出許可被取消,各基地進入封閉管理模式,通訊係統實行臨時管製。
首先凍結俄東部軍區財務係統,查封23個秘密賬戶,涉及資金超200億盧布;然後對8個軍火庫實施突擊檢查,發現標注為“報廢“的裝備中78仍可正常使用。
與此同時,由俄聯邦安全局特種行動小組、內務部反貪警察與軍紀委聯合組成的突擊隊開始同步行動。行動采用“定點清除+係統排查”相結合的方式:針對已鎖定的目標人物,實施精準抓捕;對於可疑單位,則進行全麵審計與裝備清點。
接著逮捕12名高級將領,揭露其通過軍工企業洗錢的證據鏈;公布基層士兵舉報渠道,24小時內收到1300餘份實名舉報材料。
在被捕的136名將校中,包括:東部軍區副司令員、陸軍上將彼得連科;太平洋艦隊副司令、海軍上將科茲洛夫;海軍第11艦隊參謀長、海軍中將沃洛金;東部軍區空軍司令員、空軍上將格雷喬夫;後勤保障總局局長、中將馬爾琴科;多個師級單位的核心成員與作戰處長。
調查顯示,上述人員長期參與倒賣軍用物資活動,涉案金額累計超過870億盧布。其中,僅su30s戰鬥機備用發動機一項,就被非法轉售37台,直接導致該型號戰機戰備率下降至不足60。
此外,行動還揭露了嚴重的瀆職問題:某裝甲旅連續三年虛報“日常損耗”子彈達120萬發;某防空團將過期s300導彈謊稱為“正常退役”,實則轉賣給第三方中介;更有甚者,個彆軍官竟允許外國間諜偽裝成“軍事顧問”進入敏感設施拍攝內部結構。
此次整頓暴露出的問題遠不止個彆人員違法那麼簡單,而是整個管理體係的係統性失效。從組織架構上看,東部軍區長期以來存在“多頭管理、權責不清”的弊端。軍區司令部、海軍艦隊指揮部、邊防部隊與戰略空天部隊分遣隊各自為政,缺乏統一監督機製,為權力尋租提供了巨大空間。
從製度層麵看,蘇國後的二十年間,俄軍經曆了多次裁軍與重組,原有後勤保障體係支離破碎。許多倉庫管理員由退役士兵轉崗而來,專業素質低下,極易被收買。
同時,由於預算撥款不穩定,部分單位被迫“自謀生路”,默許下屬通過“創收”彌補經費缺口,客觀上縱容了腐敗滋生。
更深層次的原因在於文化墮落。在一些軍官看來,“搞點外快”已成為不成文的“行業慣例”。他們認為,俄國欠薪嚴重、待遇偏低,拿點“辛苦費”理所應當。這種心態蔓延至中高層,使得廉潔自律者反而被視為“異類”,遭到排擠打壓。
根據調查報告,東部軍區現役將校中,236人直接參與貪腐,5500名關鍵崗位人員存在利益輸送。從t72坦克的主炮管到米28武裝直升機的渦軸發動機,從士兵作戰靴到“光榮“級巡洋艦的燃氣輪機,所有能拆解的裝備都通過地下渠道流向黑市。
本書內容純屬架空曆史,不要過分解讀,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喜歡我在俄國做寡頭請大家收藏:()我在俄國做寡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