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習結束後,尼古拉在總結大會上說道:“今天的失敗,是我們未來勝利的基石。藍軍贏了戰鬥,但你們贏得了認知。”
達瓦諾瓦斯少將輸的心服口服,並且在他的彙報中坦言:“過去我們練的是‘怎麼贏’,今天我才明白,必須先學會‘怎麼不輸’。信息化戰爭不是拚消耗,而是拚體係韌性、決策速度與適應能力。”
此次“極光”演習暴露出俄軍在以下幾個方麵的深層次問題:技術代差風險,即便裝備先進,若不能有效集成,仍會被體係化對手碾壓;
指揮文化轉型緊迫:從“命令式指揮”向“任務式指揮”轉變刻不容緩;人才結構亟待優化:需要更多懂信息戰、網絡戰、無人係統的複合型軍官;訓練理念革新:必須打破“劇本化”演習,真正實現“無預案、全未知、高對抗”。
“北極星”藍軍1號特種合成作戰旅的存在,不僅是技術上的挑戰者,更是思想上的顛覆者。它用近乎殘酷的方式告訴俄軍:未來的戰爭,不會給你犯錯的機會。一次通信中斷、一個坐標誤差、一秒決策延遲,都可能導致整支部隊的覆滅。
尼古拉的深意正在於此——他不要一支“表演型”軍隊,而要一支能在真實戰場上生存並取勝的“威武之師”。通過引入外部精英力量,打破體製內思維定式,迫使部隊在高壓下進化。
這場206180的慘敗,或許正是俄東部軍區走向真正現代化的起點。正如一位參演軍官在日記中寫道:“我們被打醒了。現在,我們終於知道該往哪裡走了。”
尼古拉看到陸軍這裡已經走上對抗內卷的道路,非常欣慰和高興。但對於整個俄國東部軍區來說,不但擁有第二十九集團軍、第三十六集團軍、第五紅旗集團軍、第三十五紅旗集團軍、第六十八集團軍的11萬部隊。
還有太平洋艦隊擁有4.8萬,下轄擁有83艘水麵艦艇以及25艘潛艇含核潛艇);空軍部隊的1.2萬人,各類型飛機戰鬥機230餘架;
空天部隊8000人,包含各種防空導彈、戰術核武器以及部分超高聲速導彈等武器,此外還包含一支3000人的空降旅。此外還有一個最新兵種,空間網絡部隊1500人。
下一步按照尼古拉的規劃,那就是讓空軍海軍也開始卷起來。空軍和海軍一方麵需要進行對抗演習,還需要和國際上其他國家軍隊展開聯合演習。
比如海軍受邀參加北曰、函夏的對抗演練,還要主動巡邏出海,一方麵以打擊海盜名義,全球巡航並在各個海域進行針對性訓練。比如太平洋艦隊派遣軍艦,前往紅海、地中海以及非洲幾內亞海,又或者前往加勒比海和南美地區訓練。
而空軍則分彆與函夏、土雞國、巴坦國、印渡以及東歐國家一起訓練,順便在俄國境內搞一個由多國空軍參加的‘金頭盔’飛行員競賽。
除了綜上之外,還要加強對阿美、小日國、南韓等國的巡邏任務。比如米格55和雅克150五代機行不行,直接飛抵阿拉斯加又或者小日國,那邊自然會有戰機來攔截,並上演真實對抗。
而空中預警機、圖160轟炸機以及電子乾擾機,都需要在遠東地區飛起來,每個月來一次給小日國劃島飛行任務。當然了為了避免過度刺激對方,平時的訓練還是提前通報對方一聲,偶爾也可以來幾次突擊飛行。
海軍的6.5萬噸的‘伊凡大帝’航空母艦、2.5萬噸的‘伏爾加級’兩棲登陸艦、“1164型光榮”級萬噸防空巡洋艦、9800噸‘守護神’級驅逐艦、4600噸‘颶風級’aip潛艇、“北風之神”級和“德爾塔3”級核潛艇都需要前往太平洋進行軍事演習。
在當下的局勢情況下,可以前往關島以及中途島等區域轉悠轉悠,哈挖夷以及西海岸也不是不可以去的。造了那麼多軍艦和軍事武器,不拿出來溜溜鳥,怎麼能夠形成威懾力呢!
尼古拉不要求一時半會重現蘇國紅色海軍榮光,最起碼也讓阿美莉卡長長記性,俄國可不是什麼阿貓阿狗之輩,強大的軍事力量可是你阿美無法承擔的。最近在歐洲反導問題不是很僵持嘛!那就秀肌肉,讓阿美讓步。
太平洋艦隊:唉,我不是針對你小本子啊,我是說在做的各位都是垃圾。叫你們的主人阿美過來和我談。
11月10日蒲先生在與俄內務部高級會晤期間說:“你們的工作方方麵麵對於俄國都是重要的。包括打擊犯罪、安全問題以及保護經濟權益方麵的工作。
當然,在這種大量、大規模的工作期間會出現故障,背叛的情況也時有發生。但明確的一點是,你們作為內務部高層,應當儘一切努力,讓這些情況最終降至零。”
蒲先生還表示,最近一段時間決定加強法律法規,改善內務部法律係統,給工作人員和退休人員提高工資和退休金。
根據去年10月13日梅姐夫命令,俄國每年11月10日慶祝內務部工作人員日。內務部工作人員從1962年開始慶祝這一職業節日,當時將這一日子定為警察日。
蒲先生向內務部全體工作人員祝賀了節日快樂,並祝他們工作順利。他指出,“如果沒有內務部這樣的部門,任何一個國家都無法生存。整體上內務部成功履行著俄國賦予的任務”。
此舉也是蒲先生對內務部工作的肯定,畢竟在梅姐夫時期,兩者就曾經被規劃成兩個獨立的部門。現在再合並,難免會有所不適應。其次蒲先生這是為彆爾格羅夫這位老將再次站台,畢竟前四年對他確實有所犧牲。
不過這些尼古拉隻是掃了幾眼新聞,當前可沒有閒功夫管理這些。等待自己上去之後,會讓北極星情報部門和內務部進行相互監督。雖然說時間長久之後會出現職位衝突,但不得不承認這套機製對當下的俄國確實非常有震懾作用。
本書內容純屬架空曆史,不要過分解讀,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喜歡我在俄國做寡頭請大家收藏:()我在俄國做寡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