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陽公主傳!
再說李九娘,連殺兩人,又一直擔心李昺的安危,這一天心情可謂是跌宕起伏,連番刺激下,當晚就發起了高燒。李昺一邊派人去請大夫,一邊親自守護在她旁邊。這是後話不提。
長安城內,暮色襲來,作為輝煌一世的帝國中心,權利猶如一朵最耀眼的花,帶來奢華、榮耀、伴隨著□□,吸引著無數人飛蛾撲火般湧進這個漩渦裡。極少數人成功的走到了最後,又成為後來之人的努力目標,更多人則是被卷地粉身碎骨,卻至死不悔。
華燈初上,緊挨著皇宮的西大街上,一頂十六人抬的轎子晃悠悠地被迎進了一扇巍峨莊嚴的朱門內,下人立即跪了下來,一個著朱紫色官袍的花甲老者下了轎子,院子裡猶如嬰兒手臂粗細的牛燭隨之被點亮,老者官袍上赫然繡有四爪金龍,在燭光的映射下,栩栩如生,仿佛下一刻就一飛衝天。這老者正是權傾朝野的當今皇後楊氏之父、當朝太師楊安。
不過現在,這楊安卻是愁眉不展。說來這楊安也是一個傳奇之人,他祖上本是江南富商,雖不是富可敵國,卻也是名動一方。到了楊安之父當家的時候,楊家的財富已經到了頂峰,此時的大夏王朝還是士農工商盛行,楊父深感地位低下,遂下狠心決定舍出長子楊安專心走仕途之路。這楊安自幼聰明伶俐,讀書頗有天分,十五歲那年考中舉人,苦讀三年後又進京趕考,卻因家世原因隻中了探花。楊父大喜,花重金在官場上打通關係,楊安自翰林院編修一步步晉升,官職越來越大,楊家也隨之遷到長安來。楊安此人極會做人,為人四麵玲瓏,又生地儀表堂堂,不僅設法自己娶高門之女為妻。還利用兄弟子侄與勳貴、世家不斷聯姻。等到楊安嫡女楊玘被當今聖上欽點為皇後後,楊家順理成章一躍成為當朝第一權勢之家。
不過,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反之亦然。楊安專注於仕途和家族的榮耀,對子女的教養上就散漫了許多。本朝大夏開國高祖起,便有律法男子可有一位正室兩位側室。楊安的一正兩側三房妻室,共為之育有三子三女,嫡長女楊玘和二子楊玹是正室董氏所出,長子楊玳是側室甘氏所出,幼子楊珂和及兩個雙胞胎女兒楊珊和楊玲是側室韋氏所出。這其中,楊玘自小秀麗聰穎,早早被采選入宮,自昭儀位分起,一步步走上了天下女子最渴望的鳳位。長子楊玳生性木訥,自小便不與父親親近,唯楊家二子楊玹與之較為親近。身為楊家嫡子,又是楊皇後的胞弟,楊玹自小便被楊氏族人內定為繼承人,不僅楊安在他身上投注了大量心血,楊氏一族更是竭儘全族之力培養他,年紀輕輕便已成為楊安的左右手。至於幼子楊珂,與楊玹隻差了二歲,長相酷似楊安,又隨了生母能說會道,兼之生母為當朝鎮守西北的平成大將軍韋威幼女,雖是庶女,卻深得其父寵愛。
楊家這些年在朝中不乏有子弟族人為官,本有有人成之為楊半朝,不過楊家大部分都是文官,武將中幾乎沒有什麼人脈,因此,楊珂母子在楊家極受寵愛,一雙小女兒楊珊和楊玲更是因為一模一樣的長相,被捧為掌上明珠。孩子多了,就很難一碗水端平。近些年來,朝中的武將沒有什麼後起之秀,西北的突厥不斷地騷擾大夏邊境,還免不了幾次刀戈相見,韋威的聲望越來越大,連帶著韋氏在楊家隱隱然有壓過正室董氏的苗頭,她本就生得容貌出色,又小了楊安十餘歲,當年是傾慕楊安的風采自甘為側室,不然以她的家世定不能容忍與人共侍一夫。楊安為拉攏韋威,又確實對她有幾分喜愛,不免縱容了許多。這韋氏生就一顆七巧玲瓏心,先是自楊珂幼時起,便跟楊太師提議,要跟楊玹一同進學,美其名曰自小培養兄弟們的情誼,楊太師倒是無所謂,都是自己的兒子,他覺得二子將來多個幫手也不錯,再說對著愛妾的撒嬌弄癡也拒絕不了。但是對董氏和楊玹而言,這其中的意味可就不言自明了。
董氏的父親原是當朝戶部侍郎,正經的書香門第出身,家風嚴謹。當初楊安求娶董氏的時候,很大的原因就是他認為董家女堪為一家主母,費了不少波折。雖然現在董氏的父親已經告老還鄉,但是董家一族還有不少人在朝中,而且更重要的董氏所出的楊玘早就被內定為入宮人選,董氏又是伴著楊太師走過初到京城最艱難歲月的人,兩人之間自有一份結發夫妻之情,因此董氏對楊太師納兩個側室之舉也沒有什麼很大的抵觸,畢竟大夏律法在那裡。韋氏自進門後就仗著自己的寵愛,不斷地搞小動作,董氏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左右不過是供養上的東西,楊家富可敵國,不在乎這些。在韋氏覺得自己享用是獨一份的時候,她不知道的是相同的一份東西也被董氏悄悄地送到另外一個側室甘氏那裡,隻不過甘氏素來謹慎,不會張揚罷了。這甘氏是楊安出了五服的表妹,家道小康,自小父母雙亡,家產被族人占儘,吃儘了苦頭,及笄後叔父又要把她送給當地一個年過半百的富商為妾,她絕望之餘,遇到成親後回鄉祭祖的楊安和董氏,戰戰兢兢求到董氏前,董氏生了惻隱之心,將她救下,帶回京城。甘氏本性軟弱,否則也不會幼年受苦多年。董氏想給她找一戶簡單的人家嫁了,沒想到一聽到嫁人她就嚇得生病,每次幾乎去掉半條命。董氏無法,索性就不逼她了,反正楊家也養得起。隨著時間的推移,甘氏越來越抵觸男子,除了楊安還能時不時答兩句話外,其他男子她話都不敢說,隻是特彆依賴董氏,日日伴在董氏身邊。董氏後來懷了嫡長女楊玘時,韋氏正鬨著楊安休妻,要進門,董氏驚了胎,流血不止,昏迷不醒。甘氏整整在她身邊守了五天五夜,一步都沒有離開,並破天慌地對前來探望的楊安大罵,弄得他狼狽不堪。韋氏借機跪在董氏門前,口口聲聲甘為妾室,甘氏抄起雞毛撣子對著她就是一頓猛抽,幾個壯婦拉都拉不住,還是楊安趕了過來才攔住了她。甘氏放言,再找董氏的麻煩,她自願墮入十八層地獄詛咒韋氏生生不得好死。經此一鬨,韋氏不好再急著進門,楊安再急著拉攏韋家,也覺得對不住董氏。董氏後來醒來早產生下楊玘,得知事情的經過,怕甘氏嫁出去被韋家報複,就做主讓楊安納了她為側室,還擺了酒席,名正言順地將她護在翼下。而甘氏自董氏平安後,大病了一場,大夫診斷是耗儘了精神,還是董氏重金換來千年老人參才救了過來。自此一事,董氏對楊安死了心,兩人便共同撫養楊玘,再也不管楊安與韋氏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