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陽公主傳!
第九十一章
德昭連忙示意李銳不要說了,她拉著李瑩的手慢慢說道“九娘,我們是好姐妹,我就直說了。若你僅是因為大堂哥說的緣由才進軍營的話,那我隻能抱歉不能答應你。那裡不是像咱們家演武場一樣,有擺好的靶子,有陪你過招的教習。那裡的人隨時隨地要搏命的。”
李瑩連忙道“德昭,這些我都明白。”
李銳有些煩惱地看著她,認真道“九娘,你若是再這樣添亂,為兄就親自送你回去。”
李瑩見兄長不允,有些著急,又不敢言語,隻能不時用腳尖蹭著地磚。
德昭想了想說道“九娘,既然你願意進軍中,那可以先在我身邊待一段時日,左右最近軍中無戰事。但是咱們說好了,若是你喊苦的話,我一定即可把你送回來,到時候你就在家好好做名門淑女。”
李瑩一聽大喜“好,好,好!”
李若有些抱歉看了看德昭,見兩個妹妹有了主意,就又囑咐了幾句,急匆匆地走了。
徐夫人知曉這事後卻是大吃一驚,她啞然失笑“九娘千裡迢迢來雁門就是參軍啊?”心裡卻是萬分可惜。
原來徐夫人覺得德昭漸漸成人,阿寶也越來越大,自己前些年女兒不在身邊,與丈夫的關係又僵硬,就懶地與外麵交際,現在為了幾個孩子的將來,就想對外多來往一下,特彆是想為女兒找幾個玩伴,不能一天到晚都待在軍營裡吧。她在信中吐露了這個意思,並希望老家能來幾個女孩子養在身邊,將來也與德昭和阿寶有個照應,至於李玨和李瑕那是養不熟的白眼狼,徐夫人根本沒有抬舉她們的打算。
李家老爺子接到信後也沒多想,直接就點了李九娘來了,以為德昭在老家的時候就是與她處地最好。
徐夫人的遺憾地接受了李九娘的決定,隻好給婆婆去了一封信,將這件事情提了,老夫人楊氏知曉事情的來龍去脈後不禁暗笑丈夫的粗心,她有了成算後才去跟丈夫商議
再說李瑩進了軍營後果真咬著牙熬了下來,德昭見她不叫苦,也樂得旁邊有個說話的人。不過她不敢放心她下去帶兵,隻每日讓她幫自己跟沉心一起打理一些瑣事。
又過了半個月的時間,德昭在急切的等待中收到了李釗的第一封信,大意是已經安全到京城了,也被皇上召見過了,請和書呈給了朝廷,但是皇上說要留他過完皇太後的千秋節後再提回程之事、
雖然事先已經預測到了肯定不會這麼順利,但李釗被變相地扣在了京城還是很快地在山西河北兩地引起了爭議,不論是官場和還是民間都對朝廷這種過河拆橋地做法十分不滿,徐夫人更是心急如焚,恨不得去趕到京城去把兒子帶回來。
前幾天,老夫人楊氏從族中挑選了幾個德昭同輩的姐妹,都是花朵般的年紀,派人護送了過來,對外說是姐妹時日久了不見,加深一下感情。
徐夫人勉強支撐著舉辦了一場賞花會,邀請了雁門城內一些官員的內眷。德昭和李瑩也趕上休沐在家,李瑩乖乖地打扮好了去前頭跟來的小姐夫人們應酬。說起來現在李家的嫡小姐有六位,除了德昭、阿寶和李瑩外,老家又來了族裡的三位姑娘,年紀跟德昭差不多,個個看上去端莊賢淑,這裡麵德昭的身份最高,本該她帶著姐妹們去前廳,不過一想到那些夫人小姐們好奇打量的目光,徳昭還是躲到了齊國侯的書房中看兵書去了。這也是齊國侯好不容易想出來緩和父女關係的法子。
德昭到是不反對這樣,畢竟是自己的親生父親,天天僵持著也隻是讓小人得意。
齊國侯見女兒晃悠悠地進了院子,心裡也有些愧疚,他並不知曉長子的去向,嫡子告訴他長子被丟到一個地方磨練去了,李罡尋了好久也沒有蹤影,就信了李釗的話。
德昭跟父親說了幾句話,彼此心中都有些尷尬,齊國侯知曉今日夫人舉辦宴會,見女兒不熱衷那些,反而過來看兵書,也不好說什麼。
還是德昭當先表示她可以去院子裡的樹底下看書,書房讓給了父親。李罡自己怕女兒不自在,就帶了幾個人出了府。
六月的北方已經開始有些炎熱了,德昭著一身清涼的衣衫,坐在樹蔭裡,抬手就能拿到甘甜的瓜果,說不出地愜意。
突然,一陣女子的笑聲傳來,還夾雜著一陣男子的說話聲,聽著聲音就在院門口。
德昭有些錯愕,這花會應該是安排在內院的小園子裡,那裡有山有水,綠樹成蔭,她詢問地看了沉心一眼,後者攤了攤手表示也不清楚。
這時,就聽到看守院門的人說道:“各位小姐,公子,此處是侯爺的書房,不方便待客。請各位去府中彆的地方逛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