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晚上,韓非帶著張良來到了秦國使臣的停屍之地。
秦使自遇害後,屍體就一直被留在了新鄭城郊的一座房子裡,由秦韓兩國的士兵共同看守。
兩人來到屋前,士兵幫忙打開了房門,二人慢慢走到了棺木之前。
張良伸手推開棺蓋,韓非上前兩步,凝望著秦使的屍身。
張良開口道“手段如此殘忍,天澤是在向韓國示威。”
韓非看了一陣,這才轉身看向設在牆邊的秦使牌位“不止如此,天澤是要挑起兩國的戰爭。”
說完,韓非搖了搖頭,接著說道“韓國與秦國抗衡,兵力懸殊,我們必須尋找彆的途徑。”
張良開口道“新的使臣已到達新鄭,他與韓兄頗有些淵源。”
韓非有些驚訝的回頭,看向了張良。
正在這時,李斯推門走了進來“一個國家應寄希望於自身,而非他國的使臣。”
看到李斯進來,韓非與張良同時轉過身來。
李斯來到距二人大概十步的位置,對著韓非說道“秦國使臣李斯,見過九公子。”
來人正是韓非的師弟李斯,二人曾一起拜在儒家荀夫子門下。
韓非歸國時,李斯也下了山,前往了秦國,憑借過人的膽識,讓呂不韋刮目相看,這才有了這次出使韓國的任務。
經過簡單的敘舊後,二人來到了外麵的河邊,交談起來。
韓非目光看向前方,向李斯問道“師弟對此案有何看法?”
“昔日秦韓戰於濁澤,謀士陳軫令楚國假意施救於韓,使韓國不助秦攻楚,招致大禍。看來有人欲行當年陳軫之事。”李斯停住腳步,側頭看向韓非。
韓非也轉頭看向了李斯“當年韓國誤信楚國的示好,如今韓國以誠相待,天澤的計謀怎會得逞。”
李斯輕笑了兩聲“哈哈,若韓國做到了以誠相待,我又怎會站在這裡,作為對手與師兄重逢呢?”
韓非看了看前方,接著轉身往回走了幾步,邊走邊開口道“還記得當初你我分彆時說過的話嗎?”
李斯看著水中的倒影“不能因為顧慮同門而手下留情。”
韓非點了點頭,嗯了一聲,這才向著遠方走去。
而李塵這邊,經過五天的閉關悟道,劍法在大方麵上已經融合完成。
剩下的,就需要今後多進行實戰,增加自身的實戰經驗,再進行融合補充了。
李塵將自己的劍法分成了三境
第一境,融合了獨孤求敗的利劍及軟劍兩個境界,主要注重劍法招式的運用。
第二境,以獨孤求敗的重劍境界為骨,講究劍勢與劍氣的凝聚及運用。
第三境,融合了獨孤求敗的木劍及最終的無劍兩個境界,這個境界劍氣及劍勢已經達到頂峰,並將二者融入自身,凝聚出劍心。
到了第三境,劍法已經到超脫凡俗,入了聖,自己就是劍,隨便一擊,都能達到出劍的效果。
現階段,李塵感覺自己已經邁入了第一境的頂端,要是再有一場酣暢淋漓的戰鬥,李塵覺得自己很快可以邁入第二境。
而第一境的積累,仍然得繼續下去,隻有把根基打牢,才能走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