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不愧是荀子的高徒,身後又站著強盛的秦國,抓住了韓國長時間沒有緝拿到凶犯這一點,直接說出了“如果韓國無力單獨剿滅天澤,大秦鐵騎願助一臂之力,故此聚兵邊境,蓄勢待發。”
李斯的話讓朝堂之上的大臣都一下子震驚了,紛紛議論起來。
就連一向高冷的白亦非,也不得不開口道“韓國的事,當然由韓國自己解決。秦軍不邀而至,兵戎相交,幫忙是假,隻怕反客為主是真。”
接著轉身看向李斯“現今楚人虎視眈眈,如果秦韓交戰,無異於鷸蚌相爭。”
李斯目視前方,冷聲說道“使臣遇刺於韓,秦國若無動於衷,天下已為秦國可欺。”
說完,轉身看向朝堂上的重臣“但是,如果王上願意紆尊,親送使臣遺體歸葬鹹陽,以表誠意,秦國可既往不咎。”
這話一出,朝堂上的嘩然聲再次響起,就連上方的韓王,都一下子瞪大了眼睛,李斯這是沒將韓國看在眼裡啊。
就連在一旁老神在在的老相張開地,都忍不住開口道“古語雲‘諸侯相送,固不出界’,王上送秦國使臣歸秦,於禮不合。”
話音剛落,後麵的四公子韓宇接著說道“韓與秦並列諸侯,同為一國之主,豈能屈尊護送,為天下恥笑?”
李斯回過身來,往前走了幾步,看向前方的韓王說道“雖並列諸侯,卻有分彆。維鵲有巢,維鳩居之,韓固然為國主,但聯合趙魏三家分晉地而得之,而秦王乃受命周天子封賜世襲王爵,貴為正統!”
“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晉之衰亡,韓魏趙三國立,非人意,乃為天道。”
韓非越過朝臣,走上前來,看著李斯緩緩說道。
“李大人雖宣揚秦國受周天子之正統,但大周卻滅於秦。貴國文信侯呂相,可是親手終結了大周的王脈。看來在秦國眼中,對這份正統,可謂棄如敝履。”
李斯明白韓非的能力,也不願再與韓非爭論關於誰是正統的問題。
又往前走了幾步,看向韓王安說道“如果王上不願屈尊入秦,那麼還有一種方法。”
韓非側頭問道“什麼方法?”
李斯平靜的說道“當年齊桓公幫助燕國,得勝後,燕莊公親自送行,相談甚歡,不覺送入了齊國邊境,齊桓公深感失禮,於是將燕莊公走過的地方割讓給燕國,傳為佳談。韓國何不效仿五霸之典,允諾以秦國使臣遇害地點為界,割讓土地給秦國,此等誠信必能贏得天下美譽,平息兵戎之災。”
這話一出,眾臣都將目光看向了李斯,這話也敢說出口,秦國使臣死在了韓都新鄭十多裡處,要是從這割地給秦國,還不如現在就出兵乾上一場。
革命韓非想了一下,往前走了幾步,來到與李斯平齊的位置,側頭看向李斯“秦國使臣從鹹陽到新鄭遇害,走了幾日?”
李斯回頭答道“十日左右。”
韓非開口道“十天之內解決不了這個案子,就依大人所言。”
朝堂上的眾人都將目光看向了韓非,就連上方的韓王,都忍不住開口道“老九你說什麼?”
李斯側頭看向韓非“此話當真?”
韓非也看向了李斯道“既然以時間為限,如果破案早於十日,相應減少割讓土地,是否公平?”
李斯點了點頭“這個自然很公平。”
韓非接著開口道“從鹹陽到新鄭走了十天,這十天裡,有五天是在秦國境內,而五天是在韓國境內,如果案子,少於五天破,是不是相應的秦國國土,也歸韓國所有?”
聽了這話,大家都愣了起來,就連李斯,都楞了一下,接著忍不住捏緊了手中的旌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