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大清末帝還是個六歲孩子,穿著不太合身的龍袍,像個傀儡一樣,坐在那裡。
在紫禁城,有限的活動空間內,他還是皇帝,偶爾有各國列強的領事、駐軍長官前來拜訪。
再過幾年,小皇帝會被趕出來,前往租界生活一段時間,參加各種舞會、晚宴等社交活動,可以打球、逛街、看電影,然後在一幫遺老遺少的攛掇下,圖謀複辟。
“將玉靶賜給道長。”
這話像是提前排練過一樣,但不管怎麼說,孟凡等人一行目標達成。
“紮!”
隻見一個老太監拍打袖子,單膝跪地領命,繼而又道:“各位還不謝恩?”
“貧道稽首了。”千鶴也沒什麼好說,直接領著孟凡等人行禮。
如此關頭,沒必要節外生枝。
而且所謂稽首,也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磕頭,道士乃方外之人,彆說是一個廢帝,就是看到唐代帝王、天可汗,嘴裡號一聲稽首,彎腰一拱手,完事兒。
【宣和禦賜玉靶】
由北宋皇帝下令敕造,消耗大量國運所造之物,不僅是珍貴文物,更是一件法器。
文物領域,孟凡談不上行家,不排除有打眼的可能,而鑒彆法器,絕對是當世權威。
玉靶,後人終於將祂迎回來了!
龍氣濃鬱。
道韻縹緲猶如雲霧繚繞。
這些根本造不得假,宮殿內能不借外物,隨心開啟法眼的師徒倆從彼此眼中看到了驚喜。
正因為如此,他們不願意過多停留,當即向傀儡小皇帝請辭。
……
皇宮一行,談不上真正的一帆風順,在孟凡預想中,迎回本門鎮山之寶,當即離開才是正理,但有一些遺老非邀請他們在宮內吃了宴再走,席間還旁敲側擊——
茅山是何態度?
不管是龍虎山,還是孔府,亦或茅山,其實都與曆代皇室關係密切,在民間有些廣泛影響。
這幫癡人說夢的家夥,暗示可以讓皇帝下旨,加封護國真人,來換取茅山的支持。
孟凡心裡冷笑,若非師父在側,他早就破口大罵了。
對此,千鶴模棱兩可回了一句,說茲事體大,不可擅作決斷。
複辟?
傻子都不乾。
路上,本來打算跟舊友長期談玄論道的千鶴,跟大徒弟說道:
“此間事了,咱們直接動身回祖庭吧,莫管世俗。”
孟凡點點頭。
“好,師父,咱們明早動身如何?”
“嗯……你跟那些新交的朋友告個彆吧,為師也有些事要跟許道商議。”
人發殺機,天地反覆。
相比於摻和各派係之間的醃臢事,儘快回祖庭念經修心才是正途。
當天夜裡。
前幾日在廣和居遇到的先生們,陸續抵達,包括迅哥兒,他最近接了新差事,要組織修建京師圖書館,總算不那麼清閒了。
“一路順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