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壽無疆
其間,供奉著道教護法神王靈官。
這位在民間的香火極盛,哪怕吳承恩寫《西遊記》,描寫孫悟空大鬨天宮,諸神“戰戰兢兢”“狼狽不堪”,也沒敢黑王靈官。
【這一番,那猴王不分上下,使鐵棒東打西敵,更無一神可擋。隻打到通明殿裡,靈霄殿外。幸有佑聖真君的佐使王靈官執殿。
他看大聖縱橫,掣金鞭近前擋住道:“潑猴何往!有吾在此,切莫猖狂!”這大聖不由分說,舉棒就打,那靈官鞭起相迎。兩個在靈霄殿前廝渾一處。】
正因為如此,孟凡恭敬上香。
而第二進,為本門藏經樓、寶藏庫、坎離宮、清水池等建築。
第三進為整座宮觀的主要建築,名曰太元殿,供奉著三茅真君聖像,左右陪侍著四值功曹等神像。
在師父的帶領下,孟凡行跪拜大禮。
接著,前往升表台、二聖殿朝拜,前者為祖師爺飛升之地,後者則是曆代茅山人拜符升表之所,位於茅山絕顛,台上立有三天門石坊。
仙樂徹九霄,祝一人之有慶;天香招五鶴,祈四海之同春。
翠獻捧仙台華陽真氣,丹崖飛紺殿河上玄風。
一行行古老刻字,仿佛在訴說茅山過往的輝煌。
忙碌到深夜,鎮山之寶歸位,孟凡給曆代祖師上完香,對祖庭各大建築的分布有所了解,這才去吃飯、休息。
由於末法年代的緣故,修行變得艱難,入道者越來越少,故而有很多道觀都處於無主狀態。
得到師父首肯,各位師叔的支持,孟凡入主其中一座:
抱雲觀。
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裡,他將在這座已有千年曆史的道觀中修行。
青石鋪地、有草有木。
其中,有一棵老鬆,是數代茅山人的回憶,樹齡八百年起步。
“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廊道外,冰雨淅淅瀝瀝下著,彙成一股股,沿獸脊滑落。
孟凡感慨一句,然後,放下手中的齋菜,開始打坐修行。
對於他而言,這種暫時放下羈絆,一心一意參悟大道的體驗,實屬第一次,所以充滿期待。
一夜轉瞬即過。
冰雨減緩了勢頭,變成一粒粒雪花,結束修行的孟凡找不到事情做,因為他過往不是在降妖除魔,就是準備降妖除魔,很久不曾體驗真正意義上的清閒了。
但茅山生活就是如此,清靜無為。
做早課——賞景——做晚課——打坐修行——
中途,或探望住在山上另一座道觀的師父、四位師弟,或跟其它師叔交流。
正所謂:術業有專攻。
很多長輩常年鑽研某一道,比如劍法、陣法,非常值得學習交流。
時間一天天過去,孟凡對煉丹頗感興趣,結果卻發現本門中已無人走上這一條路,找不到引路人。
無奈之下,一頭紮進了藏經閣。
此地距離抱雲觀不遠,正常行走,不緊不慢,約莫一刻鐘就到。
而裡麵確實有一位長老鎮守,須發全白,身不染半點紅塵氣,看起來隨時都會羽化登仙。
顯然,輩分不曉得有多高,而孟凡沒有開口去問,因為道不問壽,冒然開口顯得自己很沒有教養。
向長輩恭敬行禮以後,他快步走進閣樓,開始尋找各種典籍。
西漢石刻、南北朝竹簡、唐宋卷書……承載文字的材料不同,但內容卻令人沉迷,連續好幾天,負責往抱雲觀送飯菜的師弟都未曾見到孟凡。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