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每一個人臉上都掛著笑容,比過年還要開心,完全不像死了掌門的樣子,便有人尋上茅山相熟的道友,去打聽消息。
此事沒什麼好隱瞞的。
大家一致認為,孟凡表現得越優秀越好,難道還有人暗中下手不成?
怕不是想被天下正道圍攻,死後被祖師爺打入十八層地獄。
修為遠超同輩,可與老輩人物爭鋒不說,還會煉丹!!!
張天師怎麼也忘不掉,千鶴主動邀請眾人觀禮後留下來品丹的那種得意勁兒,真叫人羨慕得緊。
雖然三山是一家,但如果能出在自家……各派長老紛紛斬斷雜念,此事必然不可能,還是踏踏實實做個見證為好。
孟凡這一代的茅山弟子大概有兩百餘人,從七八歲到三十歲左右不等。
有些跟在師父後麵,借用壇號已修出自身法力,但更多的還是凡俗,平日以打磨武藝、誦經養心為主。
“感謝諸位道友前來觀禮。”
九叔開口。
如今,他不再是任家鎮鄉民口中,那個在鄉下開義莊的陰陽先生,一身灰色短打早就被收起來。
法衣華貴,背麵繡鬱羅簫台、日月星辰、仙鶴、祥雲、蟠龍等。
左右兩側,分彆站著四目、千鶴。
本來性格跳脫的三師伯同樣換上法衣,神情肅穆,看得家樂大氣都不敢喘,他從未見過自家師父這麼威風。
事實上,前來觀禮的道長亦披著法衣,表示對茅山、對仙神的敬畏。
這些繡在法衣上的各種吉祥瑞獸圖案,能使高功法師在做齋醮科儀時,聞達九天,溝通三界。
九叔身上的那套叫天仙洞衣,本門之中,唯有掌門可穿,而且必須是重大節日。
眼下,他尚未答應擔任掌門,但諸位師叔伯一致要求如此,君不見,龍虎山張天師也是身穿天仙洞衣而來?
三山一家不假,主事者卻不能比另外兩家低一頭。
“授籙儀式開始。”
九叔話落,眾人像是演練好一般,開始依次沿著九龍禦道兩側,向茅山最高處行去。
範文正公曾寫雄文讚歎:
道家者流,衣裳楚楚。
君子服之,逍遙是與。
虛白之室,可以居處。
華胥之庭,可以步武。
豈無青紫?寵為辱主。
豈無狐貉?驕為禍府。
重此如師,畏彼如虎。
旌陽之孫,無忝於祖!
若是這幅場景被丹青妙手畫出神韻,鬼王之流看了都要打哆嗦。
極頂,飛升台。
大茅真君飛升之地,茅山弟子拜符聖表之所,後方為二聖殿,供奉著三茅真君的父母,西邊為恰雲樓,供奉茅山鎮山之寶。
不管觀禮之人來自何門何派,正一還是全真,皆摒棄雜念,誠心禮敬三茅真君。
九叔步罡踏鬥,開壇演法,身姿在風雪中宛若遊龍。
“上前交法信。”
原先在港島那次,實在是因陋就簡,情況過於特殊,隻能做到沐浴更衣、心思虔誠,而今,處境大為改觀,有這個能力,那必須按照規律辦。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