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下為玉皇、天皇、紫微諱。
在天皇兩側,有雨字為頭、門字為框的“天皇係”諱字,即:星主諱、天父諱、真王諱。
周圍又以三十六枚雷字環繞,代表雷部三十六神將。
背麵正中為陽刻“天皇號令”符字,中填鬥母諱,頂部有雨字為頭、口字為旁的甘、畢、利三字,分屬元始、道君、老君的三清諱……
此外,涉及太陰太陽、五方五帝。
手持這牌子,就是執掌者啥也不是,區區凡夫俗子,十殿閻羅見了都要畢恭畢敬,再凶戾的魔王看到,高低也要磕幾個再走。
有茅山祖師爺三茅真君以及魏夫人罩著,又與丹天伏魔院關係親近,孟凡也不敢僭越,嘗試都不敢。
此等法器就不是能夠祭煉出來的吧?
得天皇首肯,三清祖師點頭才行。
“不敢亂想,不敢亂想。”
孟凡趕緊念咒清心,將預定目標降低,【天皇令】實在把握不住,水太深,自己又年輕。
“靈官令肯定不能少。”
天庭靈官眾多,唯獨一位例外。
道教第一護法,法號:
太乙雷神應化天尊。
神職為雷、火,威能最不可揣度的兩種,拋開特殊因素,各地道教宮觀,邁入山門時,首先看到的應該就是王靈官神像,地位可見一斑。
而靈官令需在正麵浮雕王靈官像:頭戴紫金冠,怒目瞪眼,額有天目,赤發紅髯,左手持金鞭,右手掐靈官訣,身披金甲,外罩戰袍,足踏火輪,襯托威嚴凶猛之氣。
背麵文飾相對簡潔,在最上端刻三台星圖,其下為“五雷號令”四字即可。
怎麼說自己也算福緣深厚,想必靈官爺會照顧後輩,在未來坎坷成仙路上,於危難關頭出手護持一番。
“第二塊呢?清微令、殷帥令、馬帥令……”
種種圖紋在腦海中閃過。
事實上,茅山弟子應當首選【統領兵馬令】,畢竟真人之流已算仙官,可以調用五營兵馬,但天門不開,尋常天兵哪裡下的來?
就算真靈能降,孟凡還不一定能看上,不值得用極品材料去雕刻。
“正一盟威道,正一盟威道,三山是一家,刻天師令絕對萬無一失。”
孟凡沒有糾結太久,很快便拿定主意,往後隨身攜帶:
天師令、靈官令、五雷令。
再加上天蓬尺、青龍偃月刀,肯定能不戰而屈人之兵,叫魔王俯首、城隍禮敬。
當然,天皇令最……
咳咳!
不可起貪念,繼續念咒清心。
祖天師張道陵龍眉豹眼,額生天目,賓角胡髯,頭戴紫金冠,雙手拱舉,跨坐猛虎背上……
值得一提的是,天師令背後同樣要刻王靈官,畢竟這位是第一護法神,若不威猛,能替道教護法?
很快,兩枚法牌成型。
孟凡當即起表上奏,材料是承載神力之用,而神力則來自於相關大神賜予,主要靠福源、功德、背景。
恰好,他三樣俱全。
隻見表文隨著青煙騰起,霎時間,兩道神光降下。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