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纏十萬貫,騎鶴上揚州。
離了潤州茅山地界以後,北上的孟凡尋了一處僻靜地打坐。
唐在宋前。
北宋時期,天門尚未斷絕,修行之人可嘗試飛舉,何況處於鼎盛的巨唐?記憶中,那位閉關不出的師父也說了,他不能再沾染紅塵氣,需為飛升做準備。
而孟凡此刻並不打算飛升。
因為自己肩負振興茅山、光大道門的職責,同時道行還差火候。
現如今,經曆五心劫,提前體驗仙道之力的他可憑借功德,以及打磨出來的肉身,立地成人仙——
人仙為第四等,在鬼仙之上,勝過屍解仙,若是直白說來,就是形體堅固、長生住世的修士,不可飛升天界。
再往上便是第三等地仙,有神仙之才,無神仙之分,得長生不死,而作陸地遊閒之仙,為仙品中之中乘。
同樣,不入天界。
第二等便是此世師尊所修境界:
神仙。
受人道至尊認可,多次降旨,請入皇城講法,時至今日才得到回應,也隻是派出嫡傳弟子代為傳道。
【神仙】
【飛仙】
這兩種才是孟凡所求,或許是貪心,也可以說誌向高遠,他想成就最上乘,以神仙之境,在世人見證下飛升,比肩龍虎山張天師當年!
現如今,盤腿打坐是為修煉法門。
【壺天】
小可開辟隨身空間。
中可搭建世外洞天。
修行至極境,可將凡間酒壺化作一方宇宙,容日月星辰、天河仙府。
部分法器放在背囊裡,晃晃蕩蕩,屬實不太舒服,主要還容易破壞賣相。
一襲道袍,腰懸三麵法牌,獨自仗劍夜行,那才有意境。
剛好此方世界靈氣充裕!
“三三不儘,六六無窮……”
當初記下的一頁修行之法在心頭浮現,孟凡很快沉浸其中。
天賦異稟。
功德加身。
二者相輔相成,想不悟道都難。
修行無歲月。
轉眼。
日出扶桑。
孟凡從玄妙狀態醒來,自主采服一縷先天紫陽之氣,頓時感覺精氣神三寶圓滿,絲毫未覺疲乏。
與此同時,背囊消失。
“還差一把法劍。”
“找個合適之機祭煉。”
很顯然,漸漸接受身份以後,孟凡又恢複了灑脫,至於帝都講法一事,且行且看——
茅山大興,天命所在!
輕裝上陣以後,許是心結已解,腳程愈發迅捷,一步踏出,可行五丈有餘,勉強算是縮地成寸。
畢竟孟凡以先天八卦陣圖,順利勾連了地氣。
漸漸地,關於茅山地界有神仙出沒的消息傳開。
然而……
仙人正在長江天塹之前逗留。
臨近晌午。
“濁酒一壺,豚肉和時令菜蔬各一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