況且,自己前麵也沒啥人了,刀筆吏和門卒的檢查速度挺快。
畢竟唐律保證老百姓出行的權利,哪個守門人敢無故吃拿卡要,刻意刁難路人,阻礙一天,負責該門的主官就得挨四十大板,最高可打一百下,不說死那也是半身不遂。
“公驗,過所。”
前者類似身份證,寫明持有人年齡、樣貌、名字,後者則是介紹信,叫原籍官府證明持有者是個良民,有家有業,來路正經,還得州郡一級的官府蓋章核準。
“伴當二十人,怎麼眼下才八人,餘者呢?”
“在苦水捉守押官那裡通關時一共登記了五十六頭駱駝,而今怎麼少了十五頭?”
麵對老吏的盤問,孟凡身前那波斯行商也不慌張,翹著舌頭,講起半生不熟的大唐官話,一一提供證明。
有人被沙漠吞噬,有人在野外水土不服,因得不到治療而病死,各關卡對此都有文書開出。
不得不說,外國人來中原做一趟生意,可真不容易,但胡商們卻甘之若飴,畢竟能夠賺大錢。
老吏默默作出判斷,低下頭,收回犀利如鶻鷹的目光,在胡人進入長安的過所上批注:
延興門吏員辛五用勘過。
寫完,手一揮。
一群高鼻深目,穿緊腿褲、踏尖頭鞋的外國精神小夥兒立刻會意,臉上浮現出笑容,直接領著駝隊正式邁入大唐的帝都。
“這是貧道的度牒。”
“對了,還有官府告身。”
老吏聞言當即明白過來,是個出家修行的達官貴人,又抬眸看了看孟凡的樣貌、氣質,絕非凡俗之流,給人一種通幽及玄的感覺。
當即將度牒與告身奉還,同時抬起雙手,以左手握住右手,左小指指向右手腕,大拇指向上,右手四指伸直,手掌虛掩胸口。
這叫叉手禮,講究不離方寸,也就是心臟,從盛唐一直流行到五代、宋朝,行起來很方便,且把手虛放在心口,恭敬意味很濃。
後世文豪柳宗元被貶永州,生怕再犯錯誤得罪同僚,索性——
入郡腰恒折,逢人手儘叉。
對此,孟凡回以微笑,施施然步入大唐長安。
在他身後,是一隊倭國遣唐使。
人數不多,為首者持日皇所賜予的節刀,有副使以下隨便砍殺的權力。
說實話,他們不比波斯商人容易,先拜本土鬼神,再叩見日皇,國王特意叮囑,到了大唐要恭恭敬敬,彆惹人家嫌棄,隨後便發放了生活費。
四五百號人從九州上船,航行了三十餘天,中途各種磨難,好不容易上岸,集齊幸存者數了數,死了一大堆。
無奈留下水手工匠,由使者帶著留學生前往本地官府報備,證明他們一行人是過海漂到本地上岸的倭國使團,並非內地逃奴奸佞,現往長安朝見大唐天子,拜托沿途守捉關卡不要為難雲雲。
“得虧那位聖人下令讓沿途官府關照,沒讓咱們這群好不容易漂洋過海的學生,餓死在前往長安的半路上。”
“上國天恩,嗚嗚嗚。”
“這城好氣派,咱們什麼時候能有……”
“聽說大唐有兩位聖人。”
聽著後麵嘰裡咕嚕,聽不懂的語言,孟凡搖搖頭,繼續前行。
這時候,一彪快馬衝出,手中拎著酒肉,大抵是收到傳訊,前來慰勞這群遣唐使,展示大國風範,引導其入住城內四方館,並接受他們的貢物。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