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皇約:
未初布雲,未時三刻發雷。
申時下雨,戌時雨足。
得水三寸零三十六點。
現如今,唯餘最後一項需要等時間到了,再詢問宮娥太監確認,至於其它,孟道長已經輕鬆做到,且不差分毫。
六七十年後,有個叫杜甫的詩人寫了一首詩,曰: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顯然是在歌頌春雨,而它應該發生在劍南道,亦或煙雨江南。
反正孟凡為帝都長安求來的夏雨,絕對不是潤物細無聲的樣子。
畢竟一個時辰,也就是兩個小時,要下足三寸雨水,哪怕專門衡量容器與常識有一定偏差,依舊不容易。
雨水淅淅瀝瀝。
孤身立於高台之上,孟凡能清楚聽到積水順著瓦片流到陽溝裡,發出啵啵的聲響。
此時此刻,水簾之外已是蒙蒙的一片,雨腳如麻,徹底充斥著整個世界,為酷暑難消的長安帶來涼意。
若非顧忌場合,不少血氣方剛的武將甚至想解衣衝鋒。
“阿爺、娘娘,下雨啦。”
廊道之上,忽然跑來一少女,一身淺色襦裙,這搭配在唐朝很常見,長裙、披帛、半臂在風中飛舞。
淡雅衣服穿在她身上輕柔而優雅,一張清秀的臉略施脂粉,頭發被濺落欄杆上的雨水打得濕漉漉,因為跑的太快,一縷秀發沾在了嘴角,還帶著一點晶瑩水珠。
太平公主。
父為帝,母為後,貴盛無比。
同時太平也是道號,八歲那年,她選擇出家為去世的外婆祈福,但並未離開皇宮,備受父母兄長恩寵。
“令月來了,你這性子怎麼不見收斂,將來還如何嫁人。”
武則天一邊嗔怪,一邊抬手為她整理散亂的秀發。
“不嫁人,我要陪著阿爺。”
本來身體略感不適的李治聽到這話,當即笑聲歡暢。
端坐左右的太子李賢,英王李顯、相王李旦皆麵露笑意,這是他們兄弟三人最疼愛的幺妹。
“娘娘,這雨來的好怪。”
“兒本打算命人去淩室取冰,沒想到天降大雨。”李令月一頭埋進武則天懷裡,不必宛若,此刻她就是個嬌憨少女罷了。
無論是晴天,還是雨天,皇宮禁苑內風景都非常好。
孟凡分出一縷神識出竅,代替己身遊覽太極宮,湖邊垂柳在雨中愈顯風雅,巍峨宮殿朦朦朧朧,如在雲中……
“好景色。”
若是千年不毀,傳於後世該多好?
與此同時,靠近禦前之地,身穿紫色大團官袍的張大安心生恍惚,其它同僚亦是如此。
他們皆為國之柱石,同時也時刻小心被小人構陷,亦或者卷入某種風波,沾染抄家滅門之禍。
有人毫不動搖站在太子那邊。
有人已暗暗向天後投誠效忠。
當然,他們都有一個共同身份,天皇李治最忠誠的臣下。
如今手段通天的年輕茅山道人,突然踏足長安,會給波譎雲詭的局勢帶來何種變化?
“阿娘,兒不信,世間哪有人能呼風喚雨。”
太平公主抬眸望去,看到了高台之上片雨不沾身的孟凡,心緒也變得像這雨絲一般,潮濕而糾纏。
就像一隻小兔冒冒失失地闖入了心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