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麵色這麼難看,一定死的很慘吧?”
“嗬……如果你像我在下麵鑽那麼久啊,早沒力氣上來了。”
兩人一番追逐。
寧采臣縮到角落,攥緊劍柄,商量道:“你一定是有什麼冤情,要在下幫你申冤,對嗎?”
“你替我申冤?”
知秋仿佛聽到了天大的笑話,不禁吐槽道:“那實在太無天理了。”
不多時。
真相大白。
“我當然是人,你連禽獸都不如,以後彆跟我太接近!”
聽到一句氣話以後,寧采臣不好意思地陪笑起來,他能夠確定,麵前這個放蕩不羈,有些跳脫的年輕人,跟九如道長以及大胡子是同一類人物。
說實話,經曆過無妄之災,差點被當替死鬼以後,書生漸漸覺得自己過去真是百無一用,希望能夠拜師學藝。
不奢望行俠仗義,總歸得有能力護住自己,不將全部希望寄托旁人的憐憫與施舍,以及那虛無縹緲的命運。
一旁,用法術升起火堆取暖的知秋一葉,看起來像是很嫌棄寧采臣,但並沒有什麼鄙夷,還時不時將目光投向劍匣與十字天經吊墜。
二者皆出自高人之手。
作為後學末進,下山曆練的他非常渴望接觸同道中人,故而好奇它們究竟是何來曆,竟然落入書呆子身邊。
就這樣,兩人冷戰片刻,全部恢複真性情,寧采臣講起了他在蘭若寺的經曆——宛若神仙的俊秀道長,刀子嘴豆腐心的大胡子,諸多美酒佳肴,以及美豔女鬼。
說著,腦海中不禁浮現出聶小倩的身影,暗暗歎息起來。
這個妹妹,我曾經見過的!
類似於此類感覺。
奈何沒有更多緣分,對方明顯不願意跟自己過多接觸。
“出身第一福地的茅山道長,還有修行佛門心經的劍仙,真期待能夠見到他們。”
知秋麵露憧憬之色。
儒家有一句話,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事實上,他是昆侖派唯一傳人,過去也沒有什麼師長教導——
年幼時誤打誤撞進入落敗山門,隨後撿到傳承秘法,一點點摸索、學習,寒來暑往,自覺差不多了,就仗劍下山,斬妖除魔。
正因為如此,才渴望遇到能夠交流論道之人。
“郭北縣蘭若寺,等雨晴了我就出發,前去拜訪兩位同道。”
“一起結伴而行吧,百無一用是書生,以前是我錯怪大胡子了,唉,先賠禮道歉,再求取修行之法,希望他不要見怪。”
兩人交談間,棺材內部輕輕顫動,似乎有什麼東西被吵醒一般。
不過,它能夠沉住氣,並未在第一時間掀棺而起,反而靜靜等待。
漸漸地,奔波一天的兩人皆困倦起來,一左一右,圍著火堆陷入沉睡。
子夜。
天地間,陰氣最為濃鬱之時。
女鬼發出莫名囈語。
樹叢之上,聶小倩將視線挪開,懷抱一隻通靈玄貓,不再去看猶如老僧坐定的孟凡,反而關注起正氣山莊。
正如先前所說,隻要不被乾涉,一切都在按照那個軌跡在發展。
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
可是,如何解釋眼下。
一個模樣、身材跟自己彆無二致的女人,蒙著麵紗,準備裝神弄鬼。
沒錯,活人裝鬼。
這一幕落在已是鬼體的聶小倩眼中,讓她心中不禁升起難以言說的荒謬感……
情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