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陰太陽,孰弱孰強。”
“陰陽共濟,天下稱皇。”
這兩段話從太古時代流傳至今,不管過程有多麼艱難,世人仍舊甘之若飴,就像上清宗那位祭煉陰陽葫蘆的老祖那樣。
相傳,在踏入聖境以後,他苦修八百年,卻不得寸進,但直到坐化也不後悔半分。
要知道,證道二字說起來輕巧,人人都會喊,但真正做到之人,實在少之又少——整個宇宙的無儘生靈當中,數萬年才出一尊。
除了必須擁有大毅力與大智慧之外,無上氣運亦必不可少,而古經也僅僅是其中之一罷了。
就像不朽神朝,長存於世間的極道聖地那樣,帝經、極道武器、修行資源,一應俱全,然而,除卻開創者外,後人再無證道之輩。
因為一條成道路,注定無法走上兩遍,前人成道,徹底堵死後人,模仿者再優秀,如何驚豔,亦無法實現超越。
這種情況下,同修太陰與太陽卻不然,將其共修至圓滿即可證道的傳說,哪怕曆代古皇、大帝都不曾否認!
換而言之:
隻要能走通,便成就極道!
如此,怎不叫世人瘋狂?
奈何數百萬載歲月過去,主宰一方星域的聖賢前仆後繼,於不甘中坐化,亦未能真正成功一人……
現如今,孟凡決定踏上這條路,五行化陰陽,陰陽衍混沌。
太陰人皇,闡釋天地本源陰,開創《太陰帝經》。
太陽聖皇,闡釋天地本源陽,開創《太陽仙經》。
太上老君,結合古老道經,創平衡陰陽《道德經》。
若將三者得全,再加上自身遠勝王體,先天衍生混沌的五行體質,孟凡有把握將其走通!
玄都洞,八景宮。
眼見結拜義弟如此自信,言語又這般誠懇,李玄元點了點頭,心中暗暗決定,儘快沿著先祖留下來的線索,追尋仙經下落,以作為回報。
而孟凡又一指點出,將開辟通道的印決渡給了李玄元,交代道:
“玄都洞堪稱一處神秀淨土,老子曾在此開辟靈田,栽種寶藥,兄長幫我去清點一下吧。”
“若是有什麼合眼之物,亦或所需神材,隻管拿去用。”
聞言,這位自覺虧欠的太陽教主哪裡肯再占便宜,沉聲應下此事,便朝著宮外走去,他心中已經打定主意,不管看到什麼,哪怕是傳說中的太古神藥,也絕不起貪念。
畢竟始祖乃是太陽聖皇,身為其後人,怎能為其抹黑?!
隨著八景宮恢複寂靜,孟凡開始了參悟,為重修各大秘境做準備。
……
一天一夜。
看似漫長,實則做不了什麼事,孟凡隻完成了輪海秘境的部分重修,使之在浩瀚如海的基礎上,變得愈發神秘,五行之力交替輪轉,衍生出一縷縷陰陽氣息。
“賢弟,玄都洞中千年寶藥成群,幾乎隨處可見,數量七百有餘,而上萬年的小藥王共計三株,年份最高者,約莫三萬五千年,為壯大神魂的養命草。”
李玄元認真說道。
“老子一千多年前開辟秘境,此地靈氣又如此濃鬱,那些尋常草木變成靈藥也很正常。
至於三株上萬年份小藥王,估計是留給傳承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