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愕然。
楊雲昭歎息:“琅琊王可以算是我的恩師。他的智謀,在我看來,也隻有元首與唐小姐能與之比肩。”
卓君彥一笑:“我不知道我在你心目中,已經有這麼高的評價了。”
楊雲昭道:“不過正因為琅琊王有大智慧,所以我了解他。他常說,智者不會去挑戰不可能……他是智者,但非勇者。他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
卓君彥目光微眯:“你是說……”
楊雲昭點頭:“君威軍攻城不掠地。我們不是要造反,隻是要散播威名,去了之後還是可以退出來的。既如此,其實是可以和琅琊王談一談的。”
楊雲昭說的沒錯。
君威軍攻城不占地,有進還有出,隻少許刮些湯水,不算甚了。
這意味著確實有談判的空間。
卓君彥道:“然而沒有攻城,便沒有威懾可言。鐘秀就算是願意放開城門讓我大軍進入,也是不行的。”
楊雲昭便道:“總要有個標準。”
聽到這話,卓君彥笑了。
他回答:“讓當地皆懼卓君彥!”
“怎麼樣才算皆懼?”楊雲昭反問。
要讓每個人都知道、懼怕,這不現實。
新生的嬰兒不會理解,垂死的老朽難以在意。
而係統在這方麵,是模糊的。
好在卓君彥這段時間也大致摸清了係統的特性。
威名播撒,看很多東西。
看知道你名字的人,看畏懼的程度,看核心。
比如城市就是核心,所以必須是在城市內達到效果,這意味著對土地的控製;若是威名足夠盛,知道的人便可以少些,這意味著對價值的控製;知道的人多了,威懾可以少些,這意味著對人的控製。
人,財,資源。
三者一體。
一如兵家戰事,要有地,有人,有糧,方可成事。
係統戰爭僅僅是標準不同,但核心本質卻沒什麼兩樣。
這刻麵對楊雲昭的問題,卓君彥已理解他的意思。
他說:“殺戮可以沒有,威名不能不揚。”
楊雲昭道:“君威商行可揚名。”
卓君彥答:“總需有威方可震。”
楊雲昭一笑:“琅琊王下,其實也不是所有人都聽他的!但有些事,他不適合做。”
卓君彥也笑了:“君威軍本就是雇傭軍,我們可以幫他乾這個活兒。我不介意他琅琊王在河州的統治有多強,哪怕他將來裂土封皇,與我無關。我不要城,不要地,隻要威名撒四方。他若不放心,也可以一個城市一個城市的來!”
楊雲昭道:“不能強收大豪資產,至少支持他的那些人,不能動!”
“可!”卓君彥答應這個,基本就等於河州這塊放棄大部分收益,好處就是可以用最小的代價,最輕便的方式,完成十二分之一的係統使命。
這對他完成後續任務的壓力會大大減輕。
“我去談。”楊雲昭道。
“可!還有嗎?”卓君彥問。
按照楊雲昭的規劃,中州賺威懾,反殺宗門強敵,河州賺進度,基本已算解決了卓君彥當前一片迫在眉睫的一大難題,卓君彥已很滿意。
楊雲昭卻道:“確實還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
“嗯?”大家都來了興致。
楊雲昭道:“八百天,攻略全境。河州可以退讓,但不能處處退讓。”
“這是自然!”大家一起點頭。
“而最關鍵的問題,還是宗門!有他們在,我們就無法放手大乾。軍隊難以分兵,也就難以完成後續計劃。”
聽到這話,卓君彥摸索出一些意思:“你是說……”
“反攻萬劍宗!”楊雲昭回答:“滅其本部!”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