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那裡建造,必須要在那裡派一支駐軍,建立一個軍事基地專門保護。
至於星環世界.....
李清考慮了許久,決定建造在迦藍星係內。
一旦環世界建成,這個能容納萬億人口的超級巨構將來必定是整個領地的中心,必定是領地將來的新首都。
迦藍星係的位置其實很好,他沒想過更換首都星係,便隻能建造在這個星係。
當然,這些現在都是設想,有的可以立即開始建造,有的現階段隻能是個規劃。
比如像戰略指揮中心與哨兵陣列,巨型船塢陣列這三個現在就可以在洛克要塞建造,正常情況需要五十至上百年才能完成建造,在他負星者的天賦加成下隻用五至十年就能建成。
像星環世界現在隻能是個規劃,前期先準備材料,設計最終規格大小等等。
像這種星環世界不論需求耗材還是建造工程量都不是戰略指揮中心這種巨構能比,兩者的耗材不是一個級彆。
正常星環世界的建造需要用到無以計數的合金建造一個長達幾十億公裡,幾萬公裡寬與高的超級合金框架,然後將幾千個星係內的行星隕石小行星帶等等全拆掉運過來,將這些行星物質全填充在框架之內,需要的物質材料不計其數。
而且拆解材料還不能在附近星係拆,不然拆完了首都周圍幾千個星係空蕩蕩的,一顆星球都沒有。
必須要從幾千上萬光年之外拆解行星物質,然後再長途運過來。
這是最麻煩的一點,需要的人力物力太大了。
但是.....
這對李清來說不是問題,他有掌中宇宙。
先派船隊過去拆解,將星球炸成一個個小塊,再將散落在星空中的碎石全集合起來,最後用掌中宇宙全收起來運回來。
以上都是正常建造環世界的方法,李清準備用不正常的方法。
正常先造一個幾十億公裡長的合金框架,具體長度視環世界的大小而定,如果星係內恒星太大,環世界設計規格夠大,可能長度能超百億公裡。
如此龐大的合金框架,需要消耗的合金極其的離譜。
這也是為什麼環世界框架用合金,內部填充用泥土岩石的主要原因,主要是省料。
但李清不這麼做,他想將整個環世界框架加外殼及內部結構全部用合金建造,最後在內部一層層結構內鋪上幾公裡厚的泥土就行。
這麼做唯一的好處就是環世界夠結實,建造出來後幾百公裡厚的合金外殼堅硬的離譜,哪怕用艦隊狂轟濫炸也轟不穿。
即然是將來的首都,那肯定要有多硬就有多硬。
而且李清規劃的這個環世界規格可能會很大,長達上百億公裡,寬度超過十萬公裡,厚度最多的近十萬公裡,邊緣最薄也有幾萬公裡。
反正儘最大能力建造最大化,儘量能容量更多的人口。
他彆的不多,就是礦多。
一個月後的某一天,李清正在遠離首都圈的領地南邊的領地邊境線邊緣某個星係,為了建造環世界而準備,他需要收集大量恒星質量轉化為精煉鋼,再合成合金。
值得一提的是,他轉化的合金並不是人類標準合金,而是高等文明用的標準合金。
都是叫做標準合金,但高等文明的標準合金強度遠比人類的標準合金更強。
說白了,為什麼同樣規格大小的戰艦,一樣裝甲厚度,高等文明的護航艦的艦體與裝甲是常規五級文明的戰艦的艦體與裝甲要強好多倍,除了艦船本身科技差距之外,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使用的標準合金之間的差距。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李清手中那七級群星級護航艦與無畏戰列艦使用的是人類最強的壓縮合金,並不是七級文明的標準合金。
這意味著他現在建造的群星級護航艦與無畏戰列艦的屬性並未達到極限,如果能獲得七級暗能量科技,獲得七級標準合金,其基礎屬性還會有巨大的提升。
而他之所以兌換八級神級文明的艦船無法建造,其實材料限製也是其中一個方麵。
一顆恒星在掌中宇宙的抽取下,無窮能量化成一道直徑上千公裡的恐怖離子洪流注入光之鑄造熔爐之中,然後再轉化為標準合金配方中的各種金屬材料,一步到位直接合成六級標準合金,通過引力傳送帶直接扔到高維要塞之外的星空中,堆積成星球。
這種轉化方式的效率遠比用維度收束之光將恒星收起來扔入光之鑄造熔爐中直接煉化要高得多。
用維度收束之光收起來煉化相當於囫圇吞棗一樣,絕大部分能量還沒完全釋放就浪費掉了,一顆恒星才轉化五六十顆直徑一萬公裡的精煉鋼球體。
而用掌中宇宙慢慢抽取的方式,可以讓恒星能量徹底釋放。
此時他已經抽了快一個月時間,掌中宇宙已經積累了三十五顆直徑一萬公裡的六級標準合金球體,而眼前的這顆恒星體係卻是沒有什麼變化。
唯一變化是顏色稍微變紅了一些,這代表這顆恒星質量在大量缺失。
按照這能耗差距,等到將這顆恒星全部抽取完,估計能轉化幾千顆標準合金球體也說不過。
不過這需要挺長的時間。
但他現在不缺這個時間,反正一邊轉化一邊建造,環世界建造也不是一撅而就的事情,先前積累足夠開頭建造使用。
李清估算了一下,估計等將這顆恒星抽光基本上足夠一個環世界所需,到時候.....
“咦?”
正在無畏戰列艦上一邊抽取恒星能量,一邊無聊查看領地頻道的李清突然收到臨時召開元老會的提示,而且會議開始時間很緊急,隻有12個小時時間準備就會召開。
“這是發生什麼大事了?”
正常元老院會議一年一屆,隻有發生堪稱驚天動地的大事才會臨時召開。
這種情況李清自從加入元老院到現在有十一年了,還是第一次碰到。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