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玩家給他一條旗艦航母,用不了一年估計就得破產。
現階段玩家的集結隻是剛開始,畢竟剛開戰時戰爭烈度太高,炮灰那是真炮灰,多少戰艦投進來都不夠。
但等後麵最初的碰撞之後,戰爭進入僵持階段後,才是玩家發揮的時候,到那時候估計會有大量玩家艦隊彙聚。
除此之外,在民間還有大量玩家自己組建大型艦隊,特彆是一些小領主有一定實力與本錢以及地位,可以號召大量散人玩家組建一支規模頗大的聯合艦隊。
李清沒有太過於重視玩家團隊,除了清河李氏的一些族人,比如李鯨吞與其他清河李氏的一些族人,這會全都集結在東部要塞,加入了東部聯軍。
值得一提的是,很早之前李鯨吞獲得他的旗艦支援而實力大漲,在與其他軍團成員的競爭中占據了優勢。
但在後麵隨著他所在那一脈,也就是李清父親在祖塔爾那邊奪得一顆生命星球,建立領地,他乾脆放棄了這邊的基地,以股份換取補償,然後獨立門戶,在這一脈的支持下發展不錯。
這次全麵戰爭,李清父親也調集了一支艦隊過來,集合了自己這一脈所有成員的力量,約莫有六個師團左右。
以此為根基,吸引了大量散人玩家,現在已經集合了超過十個師團的艦隊,算是一股不弱的玩家力量。
兩個月後的某一天,東路聯軍前鋒艦隊在東部核心要塞舉辦了盛大的誓師儀式,正式出征。
不遜於第二集團軍的龐大艦隊中央矗立著一顆龐大的移動要塞,在龐大艦隊的簇擁下緩緩駛離軍營,一層淡淡的躍遷波動緩緩擴散籠罩整支艦隊。
按照規定,前鋒與左右翼各有一顆移動戰星,保證三路都有足夠的武力壓製。
李清的左翼那顆移動戰星屬於東部核心要塞所有,李清擁有指揮權,但沒法控製這顆戰星。
前鋒艦隊很快躍遷離開核心要塞,按照作戰計劃,前鋒艦隊會沿著預定路線一路前行,直至人類與布魯萬聯合之間的浮士德星域中間靠北的前哨基地星係。
幾年前人類聯合帝國就已經在浮士德星域之間建造了不下十個要塞星係作為作戰基地與支援基地,三路聯合指揮部各分配了三個,李清的東路聯軍的左翼也分配了一個。
在前鋒離開後的第二天,李清便回到了隸屬於左翼艦隊的戰星燭龍號上麵,召集左翼聯軍諸軍團長以上高級指揮官,下令艦隊準備開拔。
重新整編的聯合艦隊規格都是按照全麵戰爭的標準重新編隊,每個軍團級艦隊都是由十個標準師團組成,像第二集團軍有440個標準師團,便有44個標準軍團。
當然,李清的幾十個無畏師團並未編入其中,他將這三十幾個師團整編為一個加強型軍團,作為左翼聯軍直屬警備軍團。
龐大的艦隊離開軍營開始躍遷,整整兩個小時後在萬眾矚目之下躍遷離開要塞星係。
艦隊太過於龐大,躍遷時間會按艦隊規模而增加。
移動戰星李清見過不少,林林總總加起來有二三十艘,但還是第一次親自乘坐指揮一顆移動戰星。
作為指揮官,有權限調動艦隊所有資料,很快找到了這顆命名為燭龍號的移動戰星的資料。
燭龍號:移動戰星,規格是直徑10500公裡,配備有終級武器星爆器,武器大都是六級強化科技,隻有少量是六級暗物質科技,很明顯是古代某個高等文明遺留,但經曆過多次超大規模的戰爭與大修,大量原配武器損壞,隻能用六級強化科技來替代。
移動戰星:終級戰略級戰爭兵器,擁有鎮壓國運之力。
基礎艦體:50000萬億。
基礎裝甲:50000萬億。
基礎護盾:50000萬億。
移動速度:20000公裡小時。
默認戰術:移動戰星默認戰術。
戰艦槽位大小:1000萬。
移動戰星中央核心默認),移動戰星內環核心默認),移動戰星外環核心默認)
組件:能源核心10,超光速元件5,推進器50個,傳感器3,作戰電腦10,戰星光環5。
武器槽:1個槽終級武器,200個t槽戰星軸基軌道炮,6000個t槽要塞軌道炮,60000個t槽泰坦光矛,30萬個t槽末日之光,300萬個x槽戰列主炮,3000萬個槽大型武器,3000萬個p型點防槽位,3000萬個g槽導彈,8000萬個h型機庫。
通用槽:60000萬個要塞通用槽,500個a型功能槽。
移動戰星修正:艦體再生+300萬,裝甲再生+300萬,護盾再生+300萬。
移動戰星修正:所有武器+500射程,+100威力。
移動戰星修正:半徑2億公裡躍遷強化,躍遷範圍+1500,穿透強度十三級。
移動戰星修正:半徑2億公裡強電子乾擾力場,乾擾強度十三級。
移動戰星修正:半徑2億公裡躍遷乾擾力場,乾擾強度十三級。
移動戰星修正:半徑2億公裡攔截力場,攔截強度十三級。
移動戰星通用光環:躍遷力場,能攜帶同一艦隊跨星係躍遷,無視任何常規屏蔽與乾擾力場出現在戰場上。
移動戰星通用光環:行星級引力變動力場,移動戰星體型龐大,能改變引力,對半徑1000萬公裡範圍內的敵人造成以下效果——
效果:引力排斥狀態:移動速度30,啟動速度50,命中降低50,無視所有大型以下武器,x戰列主炮20的傷害。
效果:引力相吸狀態:移動速度+50,啟動速度+50,中小型戰艦與攻擊將會不由自主向移動戰星靠近。
效果:引力控製:消耗大量能量,引力牽引控製中小型戰艦戰機與隕石小行星的移動軌跡。
行星抑製光環:釋放超強抑製力場,降低光環範圍內所有己方戰艦受到的傷害。
效果:移動戰星半徑1億公裡範圍內所有友軍承受傷害30。
行星納米雲光環:釋放無數納米機器人,維修所有友方受損戰艦。
效果:移動戰星半徑1億公裡範圍內所有友軍獲得每秒+1000點艦體再生,+1000點裝甲再生。
行星鎮壓光環:釋放行星力場,降低範圍內一定敵人的敵buff效果。
效果:移動戰星半徑1億公裡範圍內所有友軍不再受到包括史詩級在內以下敵對buff影響。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