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義之並沒有直接回答呂功的問題,而是長出了一口氣。“我本以為,自己退讓一步,陛下也能退一步,誰知道我的懦弱換來的卻是他更加的肆無忌憚。”
“就因為敦宜縣征稅之事?”呂功問道。
章義之點點頭:“古言道,一葉而知秋。敦宜征稅之事,隻不過是一個結果。這個結果的出現,代表著我們這些老家夥,徹徹底底地輸了。”
“晚輩還是沒能明白。”呂功如實道。對於官場一道,他確實是小白一個。
章義之似乎是想笑,卻又笑不出來,最後變成了一聲歎息,不過還是耐著性子解釋道:“征稅之事,早在開春時節,陛下便已經提出了,隻是當時滿朝文武除了我們這些老家夥之外,竟無一人反對。”
“這半年多來,我一直極力阻止這件事,在朝中也做了不少的布置,包括幾位得力的學生,還有監正大人,都站在我這邊。這次的旱魃事件之後,我本想著,若是能否如陛下所願,將自己的位置讓出來,那麼起碼能延遲新政三年執行,沒想到陛下根本就不念舊情。”
“若是華朝百姓能有三年休養生息的時間,就算是後麵陛下還是一意孤行,起碼熬一熬,還能頂住。可是如今,他不顧天下疾苦,一心想做那千古一帝,就算成功了,又能如何?”
“華朝的萬萬百姓,將生靈塗炭。又有多少孩子,要像長壽這樣,成為沒爹沒娘的孤兒?”
呂功聽著,心中不是滋味,不過也算是抓住了其中的重點。
“你是說,留在京都的老臣有難?”
“你果然聰慧!”章義之眼中閃過一道讚賞,點頭道:“沒錯!新政落地,代表著朝中老臣已經全部失勢。若是任由陛下這樣胡搞,整個華朝官場將被朱家把持在手裡。屆時,華朝將萬劫不複。”
“所以,趁著我這把老骨頭還在,我必須讓陛下清醒過來。”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若是天下百姓不能安居樂業,就算是疆域再大,又有何用?”
感受到章義之的決心,呂功心中無比的佩服。
位極人臣,就算是告老還鄉之後,依然心係黎民,這樣的胸襟,呂功自認做不到。
“章老可有把握?”呂功問道。
章義之卻是搖搖頭:“陛下已經不是當年的陛下了。我如今一點把握都沒有。”
“那為何不能留在敦宜,另尋機會?”呂功問道。他知道,這個時候回去,或者還有轉機。
章義之卻是突然笑了起來。“機會?如果用天下幾百萬生靈的生命,換你幾年的苟延殘喘,你願意嗎?”
呂功發現自己沒有辦法回答這個問題。
馬車繼續疾馳,連續兩日無事。呂功心裡卻是一直惦記著丘婆婆早前的那一番托付,他知道這一路上,正一盟剩下的兩座山頭,終究是要有所動作的。
隻是,他們要如何做?又有誰會來?
知道自己要麵對的敵人,呂功心中卻是一點底氣都沒有。
知道出發之後的第三日,章義之在一條山路上整整走了一天,依然沒有能夠離開山道,呂功這才意識到,其實對方早就出手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