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宮內,帝武乙正在處理政務,甘之若飴。
以往還覺得有些枯燥的政務,此時處理起來,卻有種彆樣的歡喜。
自運朝之道傳下之後,做任何事情,好好壞壞都有反饋。
尤其是他身為大王,隻要疆域內的百姓,生活變化,態度,等一切都在逐步提升,他就能得到對應的反饋。
那種一點一滴的成長,收獲,讓他欲罷不能。
他本不是一個勤快的人,此時,卻也恨不得將吃飯睡覺的時間都用上。
處理政務一時爽,一直處理政務,一直爽。
隻是,很快,他停了下來,閉目,腦海中出現一方大商疆域圖。
圖中,有無數地方變的不平靜,內在的百姓生活質量在急劇下降,他細細數來,總共有一千八百六十七處。
“怎麼會這樣?天災?人禍?”
“同一時間有這麼多的地方,遭災?”
嘭~
宮殿之外,忽然有侍衛飛奔而來,疾步入內,跪地大喊:“回稟大王,我大商疆域,忽然有群妖作亂,數量龐大,已經有一千八百六十七縣遭劫了。”
帝武乙睜開眼睛,群妖作亂?
妖?妖敢在大商疆域出手?
作為當代人皇,固然沒老祖宗那麼強大,卻也還是多少知道一些東西的。
“損傷如何?”帝武乙思索片刻,出聲問道。
“已有近六十萬百姓受到妖禍。”侍衛連聲道:“群妖數量極多,同時出手,當地官員防衛不及。”
帝武乙許久都沒說話,侍衛跪在身前,額頭不斷流出汗水,將身前地麵打濕。
“傳令,一等禁令,羽,德,尾,三軍出動,除留下基礎兵力,護衛本地之外,其他士兵…”
“無論官職大小,全部奔赴災區,無比要保證百姓安全。”
侍衛猛然抬頭,一等禁令?
在人族誕生以來,一等禁令隻出現過一次,乃是當初洪水滔天的時候。
大地被洪水淹沒,昏黃之水,浩浩上了山腰。
那是覆蓋整個人族的巨大災難,持續了三十六年,族人死傷慘重,減員之多,都不忍說。
最後還好,終於還是由大禹帝這位人皇,出手解決,方才算是過了這一劫。
而在一等禁令之上的,還有一種禁令,乃是人族禁令。
以‘人族’為名,也隻出現了一次,那是在上古時代的時候,巫妖兩族齊齊屠殺人族,煉製屠巫劍和十二都天神煞旗的時候。
那個時候,人族幾乎被滅族,雖最後艱難支撐下來,卻也是萬不存一。
根據記載,在那個時候,人族本來的族人數量已經達到了不可思議之數,遍及大地,不比如今少多少。
然而,那一次之後,人族數量卻隻剩下了約莫萬萬之數。
禁令,為衡量人族劫難的標準。
由高到低,分彆是‘人族’禁令,一等禁令,二等禁令,三等禁令。
如今,竟然需要發出一等禁令嗎?
“去吧,此事,刻不容緩!”
帝武乙閉眼,在思考後麵的應對計劃,侍衛震驚無比,卻不敢問,帶著駭然,夾雜著恐懼,退了下去。
……
“一等禁令?”
“不過是群妖做亂,我等聘請一些修道高人,前往解決不就是了?”
“對啊,那些修道之人不是最喜歡來我人族疆域行功德之事,賺取功德的嗎?”
“這事,也沒那麼嚴重吧,還需要發布一等禁令?”
國家的力量,不管在什麼時候,當真正動起來的時候,都十分的龐大。
無數兵士自兵營之中走出,帶著王令,前往各處疆域。
一座座小型軍營在各地立起,容納兵士居住與操練。
同時,一等禁令的出現,也讓整個大商沸騰了起來。
“一等禁令又如何,這次是可是劫中劫,難渡啊!”
一個白衣道士立在山上,遠遠的望著大商,山嶽白雲環繞,仙氣垂落。
“劫生劫起,一切都是天命,師弟何必如此感歎。”
旁邊虛空蕩起漣漪,從中走出一個胖乎乎的道人,圓臉,笑眯眯的。
“這一劫本可以避免的…雖說劫生劫滅自有天數,可無端生劫,將會導致多少生靈死去,天地黑暗啊。”
白衣道士搖頭,目露憐憫,說話的時候,手中有玄奧之光閃過。
胖道士瞥了一眼他的手掌,道:“師弟,難道又準備逆天而行?”
“我等可是闡教,順天而行,替天行道。”
“師弟不順天命也就罷了,為何還非要逆天而行?”
白衣道人目光幽深,站在山巔,目中似有紅塵:“非是不順天命,隻是不忍罷了。”
“哈。”聽到這個回答,胖道人忍不住笑了。
他捧著肚子,笑的肆無忌憚,半個身體都躬了下去,笑聲在山巔傳開,似乎連眼淚都要笑出來了。
“這是怎麼了?該護持眾生的截教修士,為眾生降下了災劫,要滅殺無數生靈,渡劫。”
“該順天而行的闡教修士,要持劍下山,逆天救市。”
“師弟啊,你們兩個,該不會是拜錯了大教,身份該是換一下才對。”
白衣道人麵色不變,並未因胖道人的話語而有絲毫的動搖、
手掌微微一晃,一把雲白色的長劍出現在手中,隨即一股斬滅一切的劍意浮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