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管為口徑三十倍,初速能夠達到四百多米每秒,射程預估,可以達到六千到兩萬米。
當然,這些數據,是朱高燨經過了精密計算,卻不會說出來。
大炮除了炮身,鐵製的輪子外,還裝有炮身推拉器,可以在行軍和炮身戰鬥狀態中間進行轉換,裝彈和送彈也靠自動裝置完成。
這一切都得益於朱高燨在汽車行業十年,那是一個格外講究人機工程的行業,安全,舒適性,簡單易操作是首要考慮的問題。
朱棣看著兒子忙個不停,他雖然不太看得懂,不妨礙他得意,摸著胡子,滿臉都是“我兒子怎麼這麼優秀”的神情。
朱高燨邊自己拚裝,邊喊了朱棣的一個親衛過來,手把手地教他,這是做什麼用的,這是什麼機構,如果壞了,如何修補之類。
最後,大炮終於拚成了。
車上,一共十來個鑄成的帶尖頭的炮彈空殼,朱高燨將已經拌好的黃色火藥裝了進去,隻見他兩隻手如同穿花蝴蝶一樣,左右扭動,再這裡掰一下,那裡扣一下,一枚炮彈便組裝好了。
這就是發明流水線的好處。
實際上從秦朝開始,武器的製造就已經考慮了標準件和可追溯的要求,秦軍的每一枚箭頭都幾乎分毫不差,且每一柄兵器上,都要刻上工匠、工廠廠長和呂不韋的名字,一旦出了問題,便於追責。
“好了!”朱高燨接過了一塊鬆江棉帕,擦了一把額頭上的汗珠,“爹,在哪裡試一下?”
“哪裡試,當然是去懷來試,出發!”朱棣翻身上了馬,“要試,就去懷來城!”
大炮的份量不輕,不過,比起這個時代的炮來說,輕巧多了。
兩匹馬拉著行走,毫不費力,速度稍微慢些。
不過,有了這玩意兒,朱棣不著急了。
宋忠已經退守懷來城了。
朱高燨看了一眼他爹身後的人馬,不過七八千人,而宋忠號稱有三萬邊軍,都是朱棣帶出來的能征善戰之輩。
朱允炆大約是打算用宋忠這個名字來震懾朱棣,終結燕王。
宋忠任都督,此時乃是北平城外的最高軍事長官,而他手中的將士也是專門用來克製朱棣的,因為全部都是燕府護衛壯士。
此時的懷來城,城門緊閉,宋忠站在城牆上,朝東麵望過來,見不遠處的曠野上,出現了浩浩蕩蕩的一隊人馬,他對身後的將士道,“燕王是反賊,你們生在北平,不是你們的錯,隻要你們隨本將一起將燕王殺死,你們立下的功勞就足以證明你們不是反賊,你們全家就能得到朝廷的赦免。”
“隻有殺了燕王,你們的父母兄弟妻兒才能被解救出來,你們才有全家團圓的一天。
燕軍們沉默不語,宋忠故意挑選他們這些燕軍,將他們聚集在這裡,是為了等朱棣的到來,與他決一死戰。
此時,拿他們的父母兄弟出來說事,顯然是要激起他們的孤勇。
“聽說燕王有一種火器,是天賜神兵,非常厲害,都督,我們恐怕不是他們的對手。”
宋忠如何不知道曾濬和馬宣是如何敗的?如果沒有這種厲害的火器,他可能會用另一種說法來激發這些燕軍們的殺意,比如騙這些燕軍,說朱棣將他們的父母妻兒兄弟全部都屠殺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