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要他儘忠職守,沒有任何人能夠汙蔑他了。
蔣瓛內心愉悅,說話時中氣更足了:“陛下,不如先用署理漕運賦稅的通濟門當做試探。”
朱元璋聽到通濟門這兩個字,緊緊皺起了眉頭。
思慮了片刻,朱元璋眉頭舒展開來,點頭道:“通濟門確實一個很好的試探,畢竟關係到數額很大的賦稅,更關係到官僚縉紳們支持的商幫馬幫銀利。”
蔣瓛提出擔憂:“通濟門還關係著金陵百萬百姓的民生,後續還需要一個可靠的人來署理。”
朱元璋明白蔣瓛的意思,真要是把官僚縉紳們逼急了,肯定會用皇帝最在意的民生來脅迫。
在朱元璋心裡民生重於一切。
蔣瓛還想再勸:“陛下,漕運的積弊由來已久,早在前朝就相當嚴重。”
“處理漕運弊政應當一步步來,需要幾十年的水磨功夫.......”
朱元璋點了點頭,對於蔣瓛的勸諫全部認可。
要是放在昨天,不用蔣瓛去勸諫,朱元璋不會去圖謀浙東文官高官。
不過,有了張熹這枚棋子,給了朱元璋提前廟算漕運使這位高官的底氣。
隻要朱元璋想要了解,張熹等番子的所見所聞,都能一覽無遺的傳遞過來。
漕運使在外甥張熹麵前商討權謀算計,朱元璋都會身臨其境。
如同親自坐在漕運使麵前,聽他左右逢源的算計。
張熹的身份又較為親密,是從小深受漕運使教誨的外甥。
不過,這個從病入膏肓剛剛痊愈的外甥,早就不是寧死不會出賣舅父的張熹了。
而是一個痛恨貪官,痛恨他們殘害大明百姓的張熹。
朱元璋不再說話,不動聲色的拿出了地方黃冊,準備從最根本的府縣開始,處理一切關乎民生的弊政。
河務、漕運、賑災、馬政等等國政,全都蘊含著一朝君臣的博弈和權謀。
官僚縉紳要是壓過了皇權,天底下的老百姓就得遭殃。
朱元璋這一次要是能夠通過廢漕改海壓過了官僚縉紳,就能暫緩官僚縉紳解決征討遼東的糧食問題。
加快開疆拓土步伐的同時,還能減輕全天下老百姓的負擔,讓老百姓的苦日子輕鬆一些。
畢竟,征討遼東的糧餉全是從官僚縉紳嘴裡搶來,割了官僚縉紳的肉。
蔣瓛說完勸諫,瞧見陛下沒有讚同,也沒有不讚同:“陛下,倘若是實在沒有人選,末將倒是有個合適的建議。”
“不如讓胡漢山去通濟門署理民生,不能說署理的多好,起碼不會與官僚縉紳們同流合汙。”
蔣瓛說完這些話,始終沒等來回應,恢複了儘忠職守的模樣。
恭謹的站在旁邊。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