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已經一連敗了十年,怎麼可能五年之內就平定遼東,但是也根本無法反駁,畢竟幾年前,努爾哈赤就敗在他的手上。
朱由檢壓抑著內心的喜悅,心想果然沒有看錯人,他大概的看了一下奏折上的平遼方略。
“愛卿能否具體說一下平遼複遼的措施。”
“臣近幾月走遍遼東,看儘了民間疾苦,現在我大明在遼東的每一座城內都有著因為戰爭而失去家園的流民,
這些流民正是平遼之利器,遼人守遼土,用遼土養遼人,現如今遼東地區敵強我弱,所以仍已守為主,戰與和為輔,
一步一步來,在遼東穩紮穩打,待形式好轉,從寧遠,錦州,旅順,皮島出四路奇兵,先南後北,以東到西,急兵速戰的方略,這樣一來,不出五年,遼東全境必然收複。”
“不愧為朕的袁督師,聽督師此言,朕真是醍醐灌頂啊,平定遼東,朕絕對不會吝嗇封侯的賞賜,你們等多多努力,待遼東平定,你們的子孫後代也會享福。”
世襲罔替,這可是一張長期飯票。
“陛下,五年平遼很難,但聖上如此相信臣,臣能否提一些條件。”
“愛卿若能平遼,有什麼條件朕都答應你。”
袁崇煥跪在地上說道:
“若要臣在五年之內收複遼東,須有三件事情方能落實到位才行。”
“不知愛卿所說的是哪三件事啊?”
“第一錢糧兵器,需戶部工部全力照辦,悉心措置,以應臣手;第二要服從我對人才的安排,不能讓吏部兵部插手人事安排;第三要朝堂一心,不能有小人聒噪,嫉妒心重的人來亂我之心。”
“好,朕向來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袁督師所說,朕一一應允了。”
聽見皇帝答應了自己的請求,四十四歲的袁崇煥淚水從眼角流下,滿腔抱負,終於要有實現的那一天了。
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
“謝陛下成全!”
朱由檢從龍椅上站起來,這是他繼位近一年來聽過最好的消息。
“袁督師就大膽地乾吧,有朕給你撐腰,沒有人會亂你平遼之心的,隻是願愛卿早日收複遼東,這是朕之福,也是天下百姓之福啊。”
“臣定當竭力報國,收複遼東,鞠躬儘瘁,死而後已。”
皇帝很滿意,袁崇煥很滿意,大臣們也很滿意,但他們忽略的一個問題,除了袁崇煥,沒有人去過遼東,紙上談兵誰都會,但要放在實際情況來看才能知道經不經得起考驗。
如果是在兩年前,努爾哈赤的那個時代,袁崇煥的五年平遼的方略完全可以,但就是在家賦閒的那一段時間裡,後金已經換了一任主人,是一任比努爾哈赤更厲害的敵人。
與努爾哈赤相比,皇太極不屠城,不濫殺無辜,而且接受漢人投奔過來的人,並委以重任,這一切看似溫和的背後下,隱藏著皇太極的野心。
這場平台召對還在如火如荼的進行著,而這些對於江楓的那個層次根本涉及不到的。
此刻的江楓正在營地裡四處遊走,時不時還有人向他行禮,江楓看著這群如同綿羊一樣的士兵,過幾天便會如同餓狼一般,便不由得頭疼。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