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朱由檢坐在主位上,俯視著下麵的一切。
“臣寧遠指揮使江楓參見陛下。”
“起來吧江愛卿。”
朱由檢又揮了揮手。
“賜座,賜茶。”
“謝陛下。”
江楓坐了下來,這一次召見的火藥味明顯沒有上次的那麼大,大半年不見,朱由檢比江楓想象的更加憔悴,頭發幾乎白了一半。
“江愛卿好氣魄啊,竟然和山西巡撫蔡懋德把八大晉商死死困在城中數日,否則真就是竹籃打水,一場空了。”
“陛下過獎了,主要還是巡撫大人的功勞,臣隻不過是陰差陽錯的獲得了八大晉商的名單。”
“三晉大地商賈眾多,晉地趙氏又是首屈一指,竟然沒有跟建奴女真有任何勾結,真是忠心耿耿啊,話說,除了八大晉商之外,還有沒有有可能和女真勾結的商人。”
江楓喝茶的手一頓,朱由檢的話絕對不會是字麵意思,他在提醒自己知道趙家和此事也有關聯。
‘這錦衣衛的勢力可真的是無處不在啊。’
江白青心中感慨著,卻不敢有一絲絲流露出來。
“陛下,這臣就不清楚了,隻不過臣所得名單上隻有那八家,至於其他,巡撫大人比我知道的還要多。”
朱由檢笑了笑。
“不提這些往事了,此次南行可有什麼收獲,你說的農作物找到了嗎?”
江白青把糧食和商路的事情悉數告訴給朱由檢,尤其是商路,並點名其中利害,絕對是利大於弊,如今明朝最缺的一是糧,二是財,而這一條商路可以緩解如今的頹勢。
朱由檢聽得很仔細,雖然海禁是祖宗定的規矩,但幾百年來幾乎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如今不做出改變,是無法破解明王朝的僵局。
“陛下,你可以著一心腹全權負責此事,此商路重中之重,是臣此次南行最大的收貨,商路若成,源源不斷的金銀糧食運往國內,到時候我們可外據女真,內滅亂軍。”
朱由檢對這條商路很感興趣,現在正值內憂外患之際,多一條路,總比少一條路好,心裡想著,腦海中就已經有了心腹的首選。
禮部尚書——溫體仁。
兩個人都忽略了最重要的一點,有一種人叫做貪官,可能一百兩的東西,經過層層過濾,到朱由檢麵前也就剩下了十兩。
和上次一樣,朱由檢問了問江白青對於這內憂外患的環境該怎麼破解。
而江白青同樣說了很多,時隔大半年,自己多了很多新的見解,但最核心的方針無非六個字。
“攘外必先安內。”
江白青的這一通話也無疑確定了朱由檢的內心想法,現如今明朝沒有辦法長時間兩頭作戰,隻得滅一個,再集中全力滅另一個。
既然要滅農民軍,朱由檢覺得把江白青調到陝西,協助三邊總督剿滅農民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