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細往山下看去,果然發現山腳下有一些房屋的輪廓,原來自己現在還不在村裡,而是在半山腰上,住的是獵戶搭建的臨時小屋。
山林茂密,道路崎嶇險峻。
從這裡走到村裡,估計要走好幾個小時。
“但願她能在天黑之前趕回村裡,晚上的荒山野嶺是非常危險的。也不知道有沒有豺狼虎豹,或者從草叢中竄出毒蛇什麼的。”
秦宇支教過山區知道山區的險惡,而現在大多數城裡人,還以為山區就隻有秀麗風景。
……
次日。
應天府。
奉天殿。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朱元璋高坐在龍椅上,身穿龍袍頭戴皇冠,尊貴以極,身上一股霸氣不怒而威。群臣參拜之後,朱元璋道:“伯溫。”
“臣在。”劉伯溫站出班列。
雖然朱元璋已經認定秦宇是奇才了,但君主做出任何決定之前,都要經過深思熟慮,不能僅僅因為一次交談,就對其隻信不疑。
昨日和秦宇談話的時候,他的確是被強烈震撼到了,但經過一個晚上之後,他又冷靜了下來。所以秦宇跟他說那些的理論,他要和群臣商討一番。
畢竟國家大事,不是小孩子過家家。
“伯溫啦,你是通讀曆史的,你給咱說說,曆史上的王朝各自都經曆了多少年?”
“稟陛下。”劉伯溫脫口而出,古代出類拔萃的文人學問都很高,對經史子集了如指掌,“秦經曆了15年,西漢210年東漢195年,唐274年……”
朱元璋道聽了之後,語重心長的對群臣說道:“咱時常在想漢高祖劉邦,唐太宗李世民,都堪稱一代明君,兩朝也都開創過百年盛世,百姓豐衣足食,國家國運昌隆。然而這兩個王朝,為何也和曆史上其他王朝一樣,開創不足三百年就滅亡了?”
“咱雖然也是開國之君,但也不敢說自己就比唐太宗,漢武帝強多少。咱不想咱的大明朝,走曆代王朝的老路國運不過三百年。”
“你們大家說說,曆史上王朝的滅亡到底是何原因。有什麼想法,可以敞開來說。”
一乾文武大臣聽了,相互對望一眼,朱元璋今天問的問題有點大。
武將沒有說話,假裝沒有聽見。他們都是隻會帶兵打仗的武夫,基本上沒有讀過多少書。這種高難度的曆史題,他們還不會做。
而文臣則是小聲議論紛紛起來,內心有些小興奮。他們都精通經史子集對曆史了如指掌,如果回答得好符合皇帝心意的話,升官指日可待。
現在就是他們展現自己真才實學的時候。
“啟稟陛下。”李善長首先站出班列,“王朝滅亡的最大原因就是後世出了昏君,一個朝代和平久了,後世的皇帝不知開國艱辛,難免就會養尊處優,魚肉百姓。”
“臣附議。”胡惟庸道。
“臣也覺得這是王朝滅亡的最大原因。”大儒宋濂道。
“所有王朝的滅亡,都是因為後世出了昏君嗎?”朱元璋不動聲色,“可據咱所知任何一個朝代,對皇子的教育都是極其重視的。都請了當世大儒教導皇子,而皇子們學習也很刻苦。然而他們依舊當了昏君,是大儒沒有教好還是所有末代君主,都是扶不上牆的爛泥?”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