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錯。”莊德道。
“扶植一個沒有實權的恭湣王,總比扶植一個高麗戰神安全得多。”華雲龍道,“且恭湣王是個庸碌之輩,掌控起來更加容易。”
“有道理。”莊德道。
“等我們掌控了恭湣王之後,就讓他聽我們的命令行事。以後想在高麗施行什麼策略,都以恭湣王的名義發出,那樣高麗的百姓就不會抵觸。”華雲龍道,“我會馬上上奏朝廷,讓皇上派儒生前來,教導高麗的百姓中原文化,提出高麗中原本是一家的理念。”
簡單的說,華雲龍是準備先扶植一個傀儡政權,然後用中原文化侵蝕高麗。
等高麗百姓都認同了高麗和中原是一家之後,恭湣王可以下台了。
“華將軍高明!”莊德說道。
“並非是本將高明。”華雲龍道,“這些策略都是皇上教的,而皇上的策略是那人教的。與其說本將軍高明,還不如說那人厲害。”
“不管如何,皇上都是天下第一聖君。”莊德道,“皇上能用那人的策略,就足以證明皇上的聖明。自古聖君者,親賢臣遠小人,知人善用就夠了。”
“立刻派出一能言善辯之士為使,前往高麗南方見恭湣王。”華雲龍道,“見了恭湣王之後就說,我們幫助他捉住了奸臣李成桂,現在押解過來任由他處置。”
“中原王朝和高麗曆代交好,大明念在高麗一向都順從中原的份上,不忍見到李成桂惑亂高麗,特意派兵幫他清除了奸患。”
“大明隻想幫助他鞏固政權,而絕無吞並之心。之所以在高麗駐軍,是因為恭湣王現在的江山還不穩,需要明軍震懾奸擋舊部。”
“總之大體上就是這個意思。具體該怎麼說,該怎麼用詞,才不至於引起恭湣王強烈反抗,就是謀士的事情了。”
“隻要使者不是太過分,恭湣王都會欣然接受的,畢竟這件事情關係到他的切身利益。”莊德道,“此外末將手下就有一能言善辯之士,就讓他去好了。”
“嗯!”華雲龍點點頭。
……
使者很快出發了,恭湣王王顓見了使者之後,果然答應了明軍的要求。進入高麗南方駐軍,協助他鞏固王朝,清除李成桂逆黨。
派出一密使拿著恭湣王的金牌,前往鹹州接應華雲龍。讓華雲龍的大軍前往南方的途中,不受到阻攔,不用一個城一個城的打過去。
華雲龍大軍向高麗南方開拔,氣候逐漸變暖,和北方的酷寒,高山崎嶇的地形,仿佛兩個世界。
“果然和地圖上畫的一模一樣,高麗並非全是苦寒之地。”華雲龍感歎道,“秦先生身在陸家村,居然對高麗的地形了如指掌,真乃學究天人也!”
華雲龍一邊行軍,還一邊讓人了解當地的民風民情。
他很快就了解到,高麗南方的土地十分肥沃,水源豐富。非常適合種植水稻,簡直就和中原的江南差不多,屬於魚米之鄉。
如果大明將其納入版圖,高麗南方,將會是另外一個江浙。
能給朝廷提供大量的糧食,和稅賦收入。
以前的中原王朝,基本上靠江浙地區支撐著國庫。其餘的偏遠州縣,連自給自足都做不到,還要靠朝廷撥款支援。由此可見,富庶之地對朝廷來說有多麼重要。
此外高麗沿海地區有廣闊的海岸線,漁業資源非常豐富。
漁業,也是重要的食物來源。
而且高麗距離倭國本土很近,如果以後想要對倭國用兵,就直接從高麗出兵進攻倭國本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