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轉身在黑板上開始板書起來:
第一位:禦花園就是我的菜園子——朱元璋。
第二位:猜猜我在哪兒猜對有獎——朱允炆。
第三位,我就是老大的征北將軍——朱棣。
第四位:等朕再吃兩口——朱高熾。
第五位:我的蛐蛐可是常勝將軍——朱瞻基。
第六位:朕是皇帝快開門——朱祁鎮。
第七位:大哥在瓦剌留過學,還是把皇位讓給他吧。
第八位:三十七歲的小仙女不肯將就嫁給二十歲的沙特王子也不是不可能。
第九位:朕隻要一個老婆。
第十位:皇宮就是我的馬戲團。
第十一位:其實我是修仙者。
第十二位:再多來幾個宮女。
第十三位:我可以幾十年不上班,你們可以嗎?
第十四位:連太監都敢打我。
第十五位:魯班轉世就是我。
第十六位:這道題太難了,我不會做!——朱由檢。
????
人群看的是滿臉問號。
雖然秦宇寫的他們完全看不懂,裡麵還有很多句子有調侃的味道。
但他們知道,以秦先生的學問,他寫的這些話裡麵,必定蘊含著深刻的涵義。
每一句話都代表著一段曆史,或者說是大明的氣運。
“好了,話題扯遠了。”秦宇道,“還是先來講講崇禎皇帝吧。”
“他朱由檢就是個王爺,普通的藩王。眾所周知,明朝的王爺是最享福的,有封地,有錢花,妻妾成群,所以很多人都想回到明朝當王爺。”
“他的生活本該是吃了睡睡了吃,然後多生幾個兒子,為後世翻譯元素周期表多做點貢獻。”
“然而就在此時,他的木匠哥哥落水生了一場大病。天啟連一個活著的兒子都沒有,於是臨終前把皇位交給了他,並叮囑他要做堯舜一樣的皇帝。”
“就這樣信王朱由檢接手了大明江山,走完了大明風雨飄搖的最後十七年。”
“眾所周知,和做木工、玩蛐蛐、玩瓷器一樣,當皇帝是一個技術活。而信王以前是個王爺,從小就沒有接觸到當皇帝的職業培訓。”
“所以他注定了當不好皇帝。”
……
“崇禎接手的,本來就是一個爛到骨子裡的明朝。”秦宇道。
爛到骨子裡?
人群疑惑,“請問先生,是因為那個魯班轉世的皇帝,荒廢了七年朝政所致嗎?”朱英嬈問道。
“不是。”秦宇道,“老師以前早就教過你們,王朝的沒落從開創時期就開始了。王朝建立,所有功勳大臣都會得到封賞,而封賞最多的就是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