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之一句話,所有的事情都是一環扣一環來的。”
“前麵做出了錯誤的選擇,後麵就要付出十倍的努力才能彌補得回來,甚至永遠彌補不了。”
秦宇道:“崇禎的第四個錯誤,是麵對皇太極的時候戰和不定。時而戰,時而不戰,導致明朝處理邊患,始終處於被動局麵。”
“當然對女真戰和不定,他不負主要責任。”
“他之所以戰和不定,隻有一個根本原因——那就是沒錢沒糧。”
“朝廷發不起軍餉軍隊沒有糧草供給,拿什麼打仗?”
“要是有錢的話,他早就打了。要是朝廷軍餉充足,給一個傻子當皇帝,他都知道對邊患要戰而不是和。和,也是屈辱之和。”
“朝廷沒錢沒糧的原因大家都懂,那就是封建貴族占有了社會絕大部分財富。”
“所以戰和不定隻是表象,深層次的原因還是封建貴族惑亂朝綱。”
“雖然崇禎在這件事上不負主要責任,但次要責任他還是逃不掉的。因為非常時期,當行非常之事。常規操作應付不了當時的局麵,必須要有破釜沉舟的魄力。既然你是皇帝,就該拿出點魄力來。”
“所以說呢,崇禎並不昏庸,而是能力不足。”
“不錯,不錯。”人群聞言紛紛點頭:雖然戰和不定的根本原因是缺錢缺糧,但你是個皇帝,解決不了問題,那就證明你沒有什麼雄才大略。
……
“其五,崇禎為人還刻薄寡恩。”
“崇禎殺掉的武將人才,比敵人殺掉的十倍還多。”
“兵部侍郎楊鎬,薊遼都禦史劉策,督師袁崇煥,巡撫都禦使孫元化,漕運總督楊一鵬,兵部尚書熊文燦……”
“沒有朱元璋的能力,卻得了朱元璋的病。當然,朱元璋並不刻薄寡恩,老師指的是,崇禎得的是朱元璋殺了很多大臣的‘病’”
“該殺伐果斷的時候不果斷,不該殺的時候倒是殺的很多。”
“要知道袁崇煥那些人,都是當時的可用之才。”
“朝廷本來就已經爛的不成樣子了,還要自己給自己釜底抽薪。”
“按照他的話說就是文官集團惹不起,你們武將還不好殺嗎?”
“老師再給你們講一件事情,你們就知道崇禎是如何刻薄寡恩的了。”
“崇禎二年己巳之變爆發,崇禎下令甘肅鎮兵馬勤王,走到定西的時候,甘肅兵嘩變了,巡撫梅之煥派人查問時,嘩變士兵說:‘當年也是甘軍馳援遼東,一個活著回來的都沒有。如今我們要走六千裡路,盔甲火炮又重,朝廷居然不給我們一分安家的糧餉。’
‘領軍對我們又要求嚴厲,每天規定要行軍多少就一定要行軍多少,夜間還不允許借宿民房,在外麵露宿片刻,便立即吹號讓我們繼續行軍。這樣下去,再走個幾天,恐怕人馬全部都要累死在路上。左右是個死還不如死在這裡。現在我們嘩變,已經沒有活命的機會,隻能拚命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