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從來都不缺蕭何,徐達。
隻缺劉邦,朱元璋這種敢抬頭挑事的。
其餘縣城的‘蕭何’‘徐達’,他們不是沒能力,隻是沒有展現的機會。
“好了,你繼續說。”轉頭向‘黃村長’道。
“有錢之後馬上賑災收拾民心,但凡他們能夠吃飽穿暖,他們都不會舉義。但凡那些士兵有軍餉,他們都會為朝廷生舍生忘死,抵抗外辱。”
“不錯,我華夏百姓,永遠都是最可愛的人。”秦宇聽了感慨起來。“他們在骨子裡,永遠都熱愛著這片土地。他們的骨子裡,永遠有炎黃子孫的凝聚力。”
“我華夏百姓,愛的是這片土地,不是什麼腐朽的封建王朝。”
“曆史已經無數次證明了,當朝廷爛到骨子裡的時候,他們會站起來反抗朝廷。但他們永遠不會,背叛這片土地,永遠不會背叛炎黃子孫的血脈。”
“腐朽的朝廷,隻能代表皇室群體。代表不了這片土地,代表不了炎黃血脈。”
說完,抬了抬手,示意‘黃村長’繼續講下去。
“崇禎有了錢糧之後,賑災,義軍自然不戰而降。有了軍餉之後抵抗女真,好像不是什麼難事,畢竟當時的女真隻有區區八萬人。”朱元璋道,“內憂外患解決之後,整頓朝綱,打壓封建貴族打壓閹黨,對內鼓勵農耕實行攤丁入畝,對外掠奪資源。”
“舉國上下一心,共同麵對小冰河期的天災,自然能安穩渡過。”
“不錯!”秦宇點頭讚許,“看來,這道題你已經會做了。”
轉頭向其他學生問道,“你們會了嗎?”
“我們也都會了。”
人群紛紛說道。
……
“好了,我們繼續來講崇禎。”秦宇道,“看沒有上帝視角的他,沒有認識到本質的他,是怎麼操作的,是怎麼結局一根繩的。”
“因為崇禎當年不會做題,所以李自成兵臨城下了。沒有任何人,肯幫他抵抗。”
“在這個時候,左都禦史李邦華給他遞來一封奏折:此誠危急存亡之秋,隻有南遷一策。”
“南遷?”人群聞言集體沉默起來,這不是要走南宋的老路嗎?
沒想到我大明王朝的崇禎皇帝,最後也會淪落到宋徽宗的地步!朱元璋和馬皇後聽了,心中無比難受。
到了南邊結果又會怎麼樣呢?
再現一次靖康之恥?再現一次崖山跳海?
人群心中顫抖不已。
崇禎,你千萬不要答應群臣的南遷,否則,就是我大明的千古罪人!朱元璋心中想道,如果答應南遷,你就不配做我朱重八的子孫!
“崇禎自己也很想南遷,然而滿朝的文官,沒有一個人附議。畢竟有宋徽宗的前車之鑒,他們隻想看到一個忠烈殉國的皇帝,而不是一個逃往南方的庸君。”秦宇道繼續道。
“而朱由檢恐怕內心也有些抵觸南遷,南遷之心不強烈。見到群臣反對,他緩緩說道,國君死社稷,朕將何往?夫君王死社稷者,古今之正,朕誌已定,勿複多言。於是,他終止了南遷的想法。”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