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久,馬皇後想到了一個好的切入點,道,“先生此前讓陸家村的女人們,改掉纏足陋習,似乎遇到的阻礙不大,這是什麼原因呢?”
“原因還不簡單嗎?”還沒等秦宇回答,大力媳婦就搶先回答了,“先生是我們陸家村的大恩人,我們所有人都尊敬先生。”
“因此先生說的任何話,我們都聽。”
“雖然纏足的習俗由來已久,但陸家村偏遠,規矩不是太嚴,因此大家說不纏就不纏了。”
“嗯,嗯。”秦宇點頭道,“我來陸家村有一段時間了,大家對我也都比較尊敬。而且我的講課,時間長了,也潛移默化改變了婦女們的思想,所以她們才沒有那麼堅持。”
“而且陸家村比較偏遠,即使不纏足之後,也沒有外人說三道四。”
“原來是這樣。”馬皇後終於明白了。
秦宇打破陸家村婦女,延續了上千年的纏足陋習,和朱皇帝想要打破儒家思想的千年統治地位,雖然其難易程度,有雲泥之彆。
但也有一些共通之處。
秦宇打破纏足陋習,實行起來很容易的原因,一個是村民們對他比較信任,和尊敬。所以他說的話在陸家村,一言九鼎。
尊敬是關鍵。
而皇帝放牛娃出生,天下士子打心底,瞧不起他。覺得他不學無術,胸無點墨,靠的是野蠻手段奪得的帝位,不配他們尊重。
當年皇帝剛剛創立大明的時候,世修降表的衍聖公對他是不屑一顧。
以前的王朝更替,衍聖公都是第一個投降敵人的,甚至新王朝還沒有建立,他就已經降了。連對待蒙元,遼、金都是如此。
但對待朱皇帝這樣一個恢複漢家天下的皇帝,他卻是拖了好久不肯投降。
最後皇帝不得不下了一道聖旨,衍聖公怕了,才乖乖的歸附大明。
第二個原因是陸家村比較偏遠,受世俗的觀念的束縛比較小。陸家村太小了人口不多,而皇帝清掃儒家,麵對的是天下人。
三是秦宇的思想,早就已經潛移默化的影響了村民。
潛移默化是關鍵。
皇上還是太著急了啊!馬皇後心中感歎,如果皇上讓文藝複興再實行個幾年,再潛移默化影響世人幾年,那時再動儒家,絕對比今天容易的多。
如果能等個百餘年,會更簡單。
但很顯然,皇帝他不想等那麼久。
“先生,假如,我是說假如你當初不讓她們纏足,她們當中大多數人不願意,甚至一群人站出來反抗呢?”馬皇後又問道。
“禁製纏足不是天大的好事嗎?”還沒等秦宇回答,大力媳婦就一臉不可思議的插嘴道,她是個多嘴的婦女,很喜歡說話。習慣了不纏足的好處之後,就覺得這個規矩簡直是太好了,道:“不纏足既方便乾活,走路又輕鬆,天下還有人會反對?”
“其實事實並非如此。”秦宇笑著對大力媳婦道,“民國全麵禁製婦女纏足,一些婦女還集體站出來抵製呢,甚至還哭的呼天搶地。”
“大清亡了,滿大街的人不願剪辮子。”
“彆人讓他們剪,一大群人奮起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