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魏明帝嗎?”秦宇問道。
“知道。”朱元璋道,“他是曹魏的第三個皇帝,魏文帝曹丕之子曹叡。”
“曹叡當年就把馭民之術用到了極致。”秦宇道,“當時蜀漢東吳還在,他曹家也不是什麼正統。所以他非常擔心百姓反抗他的統治,擔心百姓想要恢複漢朝,擔心百姓們投靠蜀漢,或者東吳。所以在曹叡的眼裡,他治下的老百姓是他的心腹大患。”
“他非常的心虛,這才把馭民之術用到了極致。”
“這曹叡得有多心虛,多不自信才這樣乾啊!”朱元璋聞言感歎道。
“是啊,曹叡當時是很心虛的。”秦宇道,“但凡有點自信的皇帝都不會這麼乾的,因為不是正統還給不了百姓安穩的生活,曹叡便不相信百姓會真心臣服於他。”
“殊不知,朝廷正統不正統的,在百姓心中根本就沒那麼重要。”
“百姓想要的,隻是安穩、平靜的生活。”
“不但朝廷是否正統不重要,就連朝廷是否異族都不重要。”
“所以,隻要他曹叡能讓百姓過上安穩的生活,百姓根本就不會反抗他,甚至還會擁戴他。他的那些施政方針和他想要的目標,完全是背道而馳。”
“怎麼能說是背道而馳呢?”朱元璋道,“記得史書上記載,曹叡時期,整個北方幾乎沒有民變。”
“也就是說,他的方法,還是取得了一些效果的。”
“這些都是被壓迫出來的和平假象,和回光返照差不多。”秦宇道,“所以後來曹魏被司馬懿滅了,曹家被司馬家欺負的很慘。”
“司馬家也因為得位不正,他們也開始心虛起來。”
“所以司馬家也沿用了曹叡的極致馭民,於是導致後來的五胡入主中原,漢家差點滅種。所以馭民不但害自己,還危害整個民族。”
“朝廷把百姓當成最大的敵人、甚至仇人,果然是因為皇帝的心虛和不自信造成的。”朱元璋聞言後感歎。心想咱朱元璋就不心虛,所以咱就從來沒想過要虐民。
咱甚至一直在想,該如何對百姓好。
為此還能將那些虐民不法勳貴,毫不猶豫的斬殺。
和曆代那些軟弱皇帝相比,咱老朱的自信可是一流的。
朱元璋的確有強大的自信,且一點兒也不心虛。大明江山是他一刀一槍打下來的,還驅除了胡元恢複漢家江山,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廣大疆域。
他有真正的雄才大略,對軍士的控製極其牢固。
無論從軍事才能,還是正統方麵來講,他都沒有不自信、和心虛的理由。
所以他才敢真正為百姓說話,當一個皇帝當中的‘獨夫’。
縱觀曆史上那些開國皇帝,沒有任何一個敢像他這麼乾的。李二要籠絡那些跟他打天下的世家門閥,趙匡胤要籠絡那些節度使。
他們害怕得罪那些勳貴階層,不敢為百姓說話。
他們也心虛,他們也不自信。
宋太祖杯酒釋兵權不殺那些節度使是因為仁慈嗎?
不是,他是不敢。
“曹叡和司馬家的幾個皇帝得位不正,心虛使用馭民術可以理解,但其他皇帝呢?”朱元璋又問道,“曆史上不馭民的皇帝,好像根本沒有。”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