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個判罰下去,能讓心懷不軌的人心生忌憚,減少此類案件的發生。能讓好人更加大膽放心,那麼這條律條,才是成功的。”
“反之,如果一個判罰下去,讓心懷不軌的人有恃無恐,以後犯法更加肆無忌憚,增加類似案件。讓遵紀守法的百姓心中失望,生活不得不更加小心翼翼,那麼律條就是失敗的。”
“此外,本府如此判決,也是依照了‘道生法’!”
“如何依照了‘道生法’?”師爺在旁邊,不失時機的問道。
“自然之道,萬物生靈的巢穴,是它們獨一無二的領地。不受任何天敵,和外來者的侵犯。”張遇林道。
“要是在自己的巢穴裡都不安全,那它們挖洞築巢來乾什麼?”
“洞穴巢穴,是他們最後的屏障。”
“如果官府連這個都保證不了,不要說以道治國了,連最基本的天道都違背了。”
“你把手伸進兔子窩裡,被兔子咬一口,那是活該。”
“把手伸進毒蛇洞裡,想要掏毒蛇,被毒蛇的毒一口毒死,罪有應得。”
“所以本官剛才的判罰,是依照‘道生法’!”
人群聞言,頓時沉默下來。
都覺得張遇林的判罰很公正,畢竟他們是古人。
覺悟不高,他們隻會考慮自己以後過的好不好。
張遇林這個判罰下去,那麼他們以後的住宅,會更加的安全。
他們在家中,會更加的放心,大膽。
而那些盜竊者在入室盜竊的時候,就多了一層顧慮,萬一自己進去之後,被錘死了呢?
被入侵者,不但不會給他們賠償,竊賊死了,反而要賠償受害者的損失。
“行了,此判罰已然生效。”張遇林道,“此外,還要將此案件,公之於眾。刊載在《大明律報》中,分發給每一個百姓!”
上次秦宇給朱元璋建議,為了讓百家在短時間內提高他們的影響力,可以辦一份專屬於他們的報紙。
朱元璋聽後,回去仔細思考了一段時間,也看到了‘報紙’的宣傳效力,開始有樣學樣。在應天府裡,開辦了兩個報紙機構。
一個是《大明律報》,專門報道官府處理的一些日常案件,借此警示世人。
另外一個是《明報》,專門宣傳‘以道治國’的全新治理理念。
每份報紙賣十個銅板,讓他又大賺了一筆錢。
還要登報公之於眾?李老頭夫婦聞言,更加的絕望。被公之於眾之後,他們就會被千夫所指,被人在背後指著脊梁骨罵。
心中極其後悔,不該將趙氏告官。
如今被豎立成了典型,看來他們以後隻能搬家了。
在幾個衙役的攙扶下,李老頭夫婦被帶了出去,趙氏也心滿意足的離開了大堂。
……
“帶人犯!”
隨著話音剛落,一衣著華貴的少年被帶上了大堂,穿著一身華貴的金色蟒袍,並未戴任何枷鎖,衙役也是跟在他後麵進來的。
少年大約十三四歲,身上充滿了一股子貴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