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的好多臣子,也是元朝投降過來的。”朱元璋心中默默說道,“他們因為是帶著錢糧投奔,對義軍有大助益,甚至還得到了咱的重用和賞賜。”
“所以說,儒家宣揚了一千多年,被曆代君王奉為圭臬的忠孝思想,在危急關頭,基本上就沒有起到任何作用。”
“忠孝思想隻能愚弄百姓,愚弄不了那些上層人。”
“在普通人眼裡,忠孝是聖訓。”
“在封建貴族眼裡,它就是狗屎。”
“他們,早就看穿了一切。”
“而金字塔第二層的士紳階層,金字塔倒塌之後,因為他們爬的不高,便跌的不那麼慘,甚至還能安全著陸。”秦宇指著第二層的磚塊,說道,“所以王朝更替,他們受到的損失極小。聽到這裡,你有沒有想起來什麼?”
“想起來了。”朱元璋道。
記得他第一次見到秦宇的時候,就在因為一件事情而犯愁:大明王朝剛剛建立,缺錢少糧,什麼事情也乾不成。
到底該從哪裡弄到錢糧呢?
是秦宇告訴他,那些士紳手中有錢有糧。
而那些士紳階層,天天在官府麵前哭窮,自己還吃糠咽菜。讓朝廷和官府人員產生錯覺:天下大亂的時候他們也混的很慘。
如果不是秦宇點醒,他還在夢裡。
最後,朱元璋聽了秦宇的建議。
靠賣字,從士紳富戶那裡撈來了一大筆銀子。
“士紳之所以有錢有糧,是因為他們處在金字塔第二層,爬的不高。元朝的金字塔坍塌之後,他們跌的不慘,甚至很多安全著陸了啊!”此時的朱元璋,才明白了秦宇有多麼的睿智,“原來他是早就看清了金字塔結構的本質!”
很多現代人也都知道古代的金字塔社會結構。
但他們隻知道其結構,而不知道如何運用這個知識點。
勾股定理大家都學過,但如何靈活運用,拿來解題,卻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也就是說秦宇在二十一世紀,也不是個學渣。
“在金字塔坍塌的時候,第三層的官吏階層,也不會跌的很慘。”秦宇繼續說道,“因為他們可以投靠新王朝,幫新王朝建立另外一座金字塔。”
“所以在《三國演義》中有這樣一幕,曹操大軍壓境的時候,魯肅才給孫權說,江東文武百官人人皆可降,就孫權不能降!”
“不錯,不錯!”朱元璋道,“那些朝中貴族隻顧自己的利益,從來不會考慮皇帝的利益。真心為皇室著想的,一個也沒有。”
眼光看向秦宇,越看越是舒心:朝廷上的那些官員,一個個都為他們自己的利益考慮,從來就沒有為咱老朱家考慮啊!
而他,剛才說了很多次,皇家的利益。
他是咱自己人啊!
難道是因為咱剛剛把公主嫁給他的關係?
瞬間覺得此人親切無比,是親人。
二者的關係,一下變得無比緊密。
當然,皇家的利益是和王朝的利益,民族的利益,還有百姓的利益捆綁在一起的。秦宇幫助皇家,就是在幫助老百姓,幫助民族崛起。
簡單的說就是,一個封建王朝,皇帝、老百姓、民族、是利益共同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