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可以趁機,把他們的後路給掏了。”
“父皇!”這時候,朱標站出來道,“根據花船上,給花魁房送果品的小廝會議,老師曾經預言,不列顛和法蘭西之戰,”
“總共要打一百年。”
“秦先生連他們要打一百年的事情,都預測到了?”朱元璋再次震驚秦宇的恐怖能力。
朝堂上群臣聞言,也儘皆震撼不已。
傳聞李淳風和袁天罡的推背圖,能預測未來幾百年的事情,但他們預測的是華夏這片大地,而秦宇,連國外的事情都能預測。
而且秦宇預測的還全都很準。
這樣的人,恐怖如斯!
“這兩個國家要打一百年,而凱瑟琳剛才說他們已經打了二十年。如此算來,不列顛和法蘭西這兩個國家大概還要打八十年了?”朱元璋道。
“如此漫長的時間,大明船隊,還不得把他們的女人運完?”
“此外,趁著他們正在打仗,正是積弱的時候,我們還可以橫插一杠子。”
“如何橫插一杠子?”群臣問道。
“派遣飽學之士過去,傳揚我們的文化。宣揚三皇信仰,讓他們改信三皇,道家。”朱元璋道,“如此天賜良機,必須要把握住。”
“咱要讓不列顛和法蘭西的人們,以後都會欣賞唐詩宋詞。”
“而不是什麼,啊,你這狂野的西風這樣的詩,。”
“皇上此雄才大略雖然好,屬於遠見卓識,但是我大明找不到,會不列顛語的人才啊。”楊憲道,“不懂他們的語言,就沒法宣揚我們的文化。”
“不列顛國家不同於高麗和倭國,我們能找到很多,會高麗語言倭國語言的人才。但就是找不到會不列顛語的。”
“而且倭國和高麗,以前就有和中原王朝接觸,有受中原文化影響的基礎。因此我們過去宣揚文化,他們也很容易接受。”
“不列顛和法蘭西,那是完完全全沒有受中原文化的熏陶,就是一個全新的大陸。”
“因此過去的人,不但要精通我們的文化,還要精通他們的文化。”
“太子和諸位皇子,不是跟秦先生學了不列顛語嗎?”宋濂道,“因此老臣建議,可以派一位皇子帶人過去。”
“標兒,你覺得,在先生的諸多學生當中,誰能當此大任?”朱元璋聞言,用詢問的目光看向朱標。
“回父皇,他們一個也無法勝任。”朱標道,“兒臣不妄自菲薄,在先生眾多學生當中,兒臣的不列顛語言,恐怕是學的最好的一個。”
“他們都覺得學不列顛語沒用,因此一個個都沒有用心去學。”
“而且他們也沒有兒臣勤奮。”
“就連兒臣都自認無法勝任,他們恐怕就更加不行了。”
“而且去不列顛國傳道,還需要精通他們的文化。先生的所有學生,恐怕都隻學了粗淺的語言,對他們的文化是一竅不通。”
“這可怎麼辦呢?”朱元璋皺眉,“去不列顛新大陸傳揚華夏文化,是全球戰略的重要步驟,必須要派人去啊!?”
“標兒你身為太子,你又不能親自去。”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