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朱元璋在保和殿外大宴群臣。衪span
前來道賀和送禮的大臣絡繹不絕,來了上千人之多。殿外非常的熱鬨,人山人海,到處掛滿了代表喜慶的大宏福。
朱元璋身邊除了馬皇後外,破天荒的還多了鄭妃。
畢竟今天她必須到場。
把鄭妃感動的熱淚盈眶,她以前是難得見皇帝一麵,皇帝已經好幾年沒召見過她了。而今天卻因為自己的女兒,獲得了坐在皇帝身邊的機會。
不過朱元璋讓她陪在身邊也隻是麵子工程,內心對她依舊冷淡。
鄭妃也心知肚明。
嫁給皇帝雖然富貴,但其實並不幸福。尤其是不受寵的妃子,連人身自由都沒有,活動空間也僅僅是自己的宮殿而已。衪span
傍大款嫁豪門的比她們幸福,
傍大款和嫁豪門的還可以養小白臉,彌補生活和精神上的空虛,還可以出去逛街喝下午茶什麼的,把炫富攀比當做生活。
“恭喜皇上,賀喜皇上!”
文臣武將們紛紛舉杯,向朱元璋道賀,而朱元璋也點頭微笑,接受他們的慶賀。
不一會兒,禮部官員把禮單呈送了上來。
朱元璋看了看禮單之後,對旁邊的馬皇後道,“劉伯溫送的是李白的真跡,高啟宋濂,送的也是名人字畫珍貴古籍,”
“符合他們讀書人的身份。”衪span
“這些都是壓箱底的東西啊,可見他們對先生的尊敬。”馬皇後道。從送禮是否用心,就可以看出他們對新政的態度,是支持的。
徐達送的是他北伐時候,從元朝皇宮搶來的公主用的鳳釵頭飾,算是非常用心。
大明的開國六公二十六侯,全部送了重禮。
李善長送的竟然也是重禮!?
當翻到第二頁淮西勳貴們送的禮單之後,朱元璋呆住了:上麵寫著李善長送了他珍藏多年的圍棋,其餘勳貴們送的禮物,也都十分用心且厚重。
這群人改變了對秦宇的態度?
朱元璋疑惑起來,不由得把目光看向身邊的李善長。衪span
“稟上位。”李善長見狀,趁機道,“說實話,此前皇上在推行公田製的時候,老臣內心其實是有點不願意的。”
“不過後來仔細一想,這是利國利民的大事。既然公田製有利於大明江山社稷,那麼我們這些做臣子的就必須要無條件支持。”
“上位之前不是說,要等五十年之後,才把我們的地全部收歸公家嗎?老臣覺得五十年時間太長,應該馬上收歸公家。”
“因此老臣願意帶個頭,立刻將自己獲得的食邑良田,全部獻出來。請皇上立刻派人去丈量土地,然後收歸公家調配。”
“你願意把良田拿出來!?”聽了李善長的話,朱元璋簡直有點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以前,這群人不是把良田視為命根子嗎?
今天怎麼轉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