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等的眼光和見解,怎能和先生相提並論?”劉伯溫道,“臣等這些人在秦先生麵前,都是那種還未啟蒙的學童。”謰span
“老臣,是十分佩服先生的學問,佩服院長大人。”
“秦先生,不愧是華夏智庫的巔峰。”
“爾等知道就好。”朱元璋道,“以後跟著先生,好好學吧。”
“世上除了秦先生,還有哪一個人,能推翻以仁孝治國?仁孝治國,可以說就是一條,披著道德製高點外衣的餓狼。”
“害朝廷,害皇家,害天下百姓。”
“你們這些讀書人,成了貴族老爺們手中的刀而不自知。仁孝治國對誰最有利?對那些貴族最有利!因為他們可以借太後攝政把持朝政。太後都是誰的人?她們是那些封建貴族的人!你們這些讀書人的女兒可沒有機會當太後,甚至連入宮當皇妃的機會都沒有。”
朱元璋此話一出,可以說是把仁孝治國的最終麵目,扒拉了出來。謰span
“對你們完全沒好處的事情,你們這些讀書人卻是衝在最前麵的,不是被人利用不自知是什麼?”朱元璋道,“不知你劉伯溫發現沒有曆史上皇上的妃子,基本上很少有你們這些文官的女兒。文官的女兒當太後的更是一個都沒有。”
“這是什麼原因?”
“回皇上。”劉伯溫道,“因為臣等這些文臣,都推崇兩袖清風。文臣們不像那些貴族老爺們那樣都有幾房妻妾,可以生好幾個女兒。文臣生女兒的幾率隻有一半。就算文臣生了女兒,其容貌也達不到能當妃子的標準。”
“因為文臣以前家境貧寒,取的妻子並不以相貌為主。”
“而那些貴族老爺們,不但妻子多,女兒也多,而且還一個個都貌美如花。再加上賄賂了那些選秀女的官員們,他們的女兒極容易入宮為妃。”
“你總算是開竅了。”朱元璋道,“此外你還說漏了一點。”
“那些貴族老爺們,天生就是搞這個的。他們會讓女兒們從小就學習貴族禮儀,琴棋書畫,甚至教她們取悅男人的本事,企圖將來有一天能入宮為妃。”謰span
“那些女孩一出生,就被他們的父母,定下了將來要嫁入皇家的目標。”
“而你們這些文臣自命清高,不屑做這些事情。你們會教自己的女兒從小讀書寫字,不以嫁入皇室為目的隻希望她們幸福。”
“沒有裙帶關係,所以你們這些文臣,很容易沒落,無法形成百年家族,甚至千年家族。”
“皇上聖明!請皇上立刻下旨,廢除仁孝治國。”劉伯溫道,“將仁孝這兩個字,徹底打下神壇。”
平白無故做了彆人手中的刀,劉伯溫當然不願意,甚至有些氣憤。
隨即心中一動:皇上已經點明了文臣發展不起來的原因。如果我有女兒的話,我是不是也應該從小教她琴棋書畫,教她如何取悅男人,然後以嫁入皇室為目標?我是不是也應該娶一兩個漂亮的妻妾,生幾個漂亮的女兒?
如果女兒能夠攀上了高枝,我劉家是不是也可以發達,繁榮昌盛?謰span
這些都是運營家族的訣竅啊!
不過一向自命清高的他,有點不屑去做這樣的運營。他讀了幾十年的聖賢書,聖賢書裡麵的道德,讓他沒臉這麼乾。
聖賢書讓讀書人要兩袖清風,就是在防止讀書人做大啊!!!
那些聖賢書隻對封建貴族有利,就連對他們手中的工具——讀書人,都進行了道德綁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