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們肯幫我們攻打大食,我們會給你們提供一切便利。”看二人不答,班布爾繼續道,“但如果你們不同意,”
“波斯不會接納你們。”
“念在你們也屬於明教的份上,我們不攻打你們,你們自行離去吧。”
在談判上,班布爾說話也開門見山,十分好懂。完全沒有華夏文化的‘博大精深’,說一句話其真實用意都要讓人猜測老半天。
秦宇和徐達聞言,相互對望一眼。
班布爾的話簡單明了,幫他們打大食大家就是朋友,不幫他們打就給我走人。
秦宇心想這班布爾還算老實,如果大明艦隊不同意幫他攻打大食,他隻是驅逐而已,完全沒有將他們殺了然後強行占有艦隊的打算。
這大概就是信仰的力量。
如果他們不是中土明教的,班布爾恐怕就要殺人搶船了。
“班布爾國王,既然我之前說了,中土名家的艦隊任由總壇驅策,自然說話算話。”秦宇道,對方說話簡單明了,自己也不和他打機鋒,道:“不過我有個要求,隻有明教總壇的人才能驅策我們的艦隊,你手底下的將領不行。”
“雖然我手底下那些士兵,曾經是朝廷的軍士,但我們早已脫離了軍職,屬於普通百姓。因此我們隻是明教中人而不是王朝的軍隊,隻代表個人不代表朝廷力量。因此我們隻接受明教總壇的調遣,不接受國主的調遣。”
簡單的說就是,隻有波斯明教的神職人員,才可以調遣大明艦隊,波斯的將軍不行。
“這是應該的。”班布爾道。
心想這還不簡單?讓手底下的將領,加入明教不就行了?
“此外。”這時,徐達站出來道,“我們的軍士,皆是海戰成員,隻懂海戰不懂陸戰。”
“你當本王不知兵?”班布爾道,他也是懂軍略的,知道海軍不能當步軍使,“以後你們的人隻需要駕船作戰,無需在陸上作戰。”
“擊潰大食艦隊之後,由我們的軍士登岸作戰!”
心想大食的戰力也主要是海軍而已,如果能擊潰大食海軍,其陸戰隊伍根本不足為據。
之前前往大明的天方使臣團,既不是大食的,更不是波斯的,而是來自一個遙遠的國度——默伽。默伽的國土麵積,不足波斯、大食的十分之一,然而卻是信仰中心。大食也是先知的信仰者,同時因為國力最強悍,
所以是波斯最大的敵人。
除了大食之外,波斯周邊的數個敵人,也不容小覷。
因為信仰問題,波斯目前的處境,幾乎已經被仇敵團團包圍。波斯信仰明教,而周邊國度,雖然彼此的信仰有不少差異,但都信仰先知。
而且明教還是達摩尼,從三個教派中演變而來。
真實的曆史上,因為被敵對勢力團團包圍,到最後波斯的明教不出意料的徹底消亡。最後,波斯人也全都改變信仰。
因為秦宇的出現,波斯才有了維持明教信仰的機會。
擊潰大食艦隊之後?其餘幾個貴族聽到國王班布爾的話,儘皆詫異。國王大人居然對他們的實力如此的信任,覺得他們一定就能擊敗大食艦隊?
到底是誰給他的底氣說這種話的?
這群中土明教的人,隻是來波斯避難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