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大明和天方之間,好像並不遙遠。”一位大臣目測了一下雙方之間的距離,指著地圖給人群介紹道,“天方的莫臥兒王朝,毗鄰烏斯藏的拉達克地區。如果大明能在烏斯藏的最西邊拉達克設立衛所,就能和天方連成一片。”
“到那時候,大明王朝和天方,就是一個整體。”
群臣聞言紛紛向地圖看去,發現果然和這位大人說的一樣。拉達克在烏斯藏最邊緣在雄雞的尾巴,其附近是克什米爾。
如果能打通拉達克和克什米爾,那麼大明就和天方連在一起了。
“有道理!”朱元璋認真看來看,也覺得他說的對,點頭道,“這片區域的確是大明王朝和天方,最近的陸地距離。”
“不過從地圖上看,拉達克區域中好像有一條山脈,橫亙在大明王朝和天方莫臥兒帝國之間。”
朱元璋手拿杆子順著地圖找了找,道:“這座山脈,叫做喜馬拉雅山脈。”
“列位臣工,爾等當中不乏學富五車,見識廣博的飽學之士。爾等可知這喜馬拉雅山脈到底大不大,高不高?”
“如果不太高大的話,可以考慮人工將其鏟平,從而打通兩國要道。連通大明和天方。”
“這……”聽到朱皇帝提出的問題,群臣是一臉的尷尬。
一個個都默不出聲,不敢冒然接口。
他們對四書五經那些所謂的‘聖賢’之書,研究的很透徹。
可聖賢書上可沒有記載喜馬拉雅山脈的大小。
就連以前的一些地理誌,都被這些讀書人所瞧不起,認為是奇技淫巧的雜書,上不了台麵。
所以,對這些滿朝讀書人來說,包括劉伯溫宋濂高啟,都是尋章摘句、挑字眼,無所不能,實用性的學問卻是知之甚少。
老朱隨口一問,他們就答不上來。
“稟皇上,臣猜測這座喜馬拉雅山脈,必定很高,很大。”一文臣道。這時候的人群連地圖比例的概念都沒有,所有事情隻能靠猜。
“愛卿如此猜測有何根據?”朱元璋問道。
“臣沒有任何根據,僅僅是根據常理猜測。”那位文臣道,“如果陛下實在想知道喜馬拉雅山脈的高矮大小,問一問衛國公鄧愈不久知道了嗎?”
“鄧愈和沐英二將奉旨征伐烏斯藏,並把烏斯藏納入了大明版圖。因此他們二位,必定對烏斯藏的地理知之甚詳。”
“有道理!”
“有道理!”
其餘群臣紛紛附議。
“咱是想立刻知道喜馬拉雅山脈的人文地理,不想等那麼久。這麼一件小事你們都答不上來,朝廷養你們有何用?”朱元璋有些恨鐵不成鋼的道,“如果此事關係著緊急軍情呢,難道你們也和現在一樣,讓咱問彆人?”
群臣聞言滿臉羞慚,說不出話來。
“鄧愈遠在烏斯藏,無法短時間內召回詢問,問秦先生也可以。”劉伯溫道,“聽聞秦先生和徐達已經從天方返航,不久就會達到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