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葉柔的離開,葉向陽便徹底將注意力放在網絡上。
此刻,葉向陽那則短視頻的熱搜已經衝進了前十,並且衍生出與之相關的話題討論,也上了熱搜。
如“網約車亂象”、“私設收費項目違不違法”這兩個,都在熱搜十幾到二十的位置徘徊。
伴隨著網絡熱度,葉向陽負責的那個賬號,粉絲關注量增加了十萬左右,畢竟是帶著官方認證的媒體號,大家還沒有那麼瘋狂。
更多的關注度,還在話題本身。
翻看了一些相關的視頻和底下熱評,葉向陽對於為什麼他的視頻會在一夜之間火速竄上熱搜,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和分析。
首先有很大一部分,是因為他記者的身份。
如果是普通人遇到這種事,發到網上,未必能引起這樣的關注。
記者的身份,本身就具有一定特殊性。
再加上這種事就被他給碰上了,跟直接撞槍口沒什麼區彆。
無巧不成書。
大家或許更喜歡看這種充滿戲劇性,還帶有反轉的事情。
說白了就是八卦。
國人愛看熱鬨的習慣,由來已久。
當然更重要的,還是網約車亂象本身,可能好多人都有類似的遭遇,就更容易引起共鳴……
理清事情的脈絡,葉向陽拿起手機,給主任徐嶽回了個電話。
不出意外,對方之前打電話過來,就是因為熱搜這件事。
在電話裡被徐嶽狠狠表揚了一番,又鼓勵他再接再厲,葉向陽難得被領導拍一回馬屁,心情還不錯。
剩下的電話基本都是來自同事,葉向陽也沒有一一回過去的打算,直接點開報社的微信工作群。
群裡,大家也都在討論這件事。
畢竟以報社名義運營的短視頻賬號,也不止葉向陽手裡這一個,可偏偏就葉向陽弄出了動靜。
上熱搜這種事,還是頭一回。
【哎,我們的葉大記者出現了】
【小葉這次搞出的動靜可不小啊!】
【葉哥,你火了!】
【剛拿到賬號,馬上就做出了成績,葉大記者是不是給我們傳授下經驗?】
【才一晚上的時間,粉絲關注量暴漲十萬,葉哥牛哇!】
【聽老徐說還有獎金,小葉是不是考慮下請客?哈哈】
在群裡冒了個泡,葉向陽立馬就成了大家關心問候和調侃的對象。
有人提到的獎金。
按照之前和主任徐嶽說好的,漲了十萬粉,也就兩千塊。
絕對不多,但也不是沒有。
畢竟這隻是額外的獎金,而且他每個月還領著報社的工資。
更關鍵的是,報社這一年來接連開了好幾個短視頻賬號,隻是順應潮流,並沒有花大力氣去推廣,要不然也不會是之前那般半死不活的狀態。
至於他手裡的這個,也僅僅是他們社會新聞小組自己搞的,主任徐嶽把賬號交給他,無非抱著死馬當活馬醫的打算。
也正因為這個緣故,昨天談條件的時候,葉向陽才沒有獅子大開口。
在報社工作,葉向陽有身為打工人的經濟需要,但不完全是。
要純粹為了錢,老老實實在家啃姐多爽。
至於名氣……
一個熱搜,讓葉向陽瞬間變成了大家眼中的焦點。
但越是這種時候,頭腦越是要保持清醒。
葉向陽很清楚。
即便他負責的賬號上了一次熱搜,在報社裡的工作和地位,短時間內也發生不了什麼根本的改變。
真要擰不清了。
那這次的熱搜,對他來說,或許是禍非福。
,其實也就上了次熱搜……而已?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