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完電話,狄健臉上不由露出笑容。
他是準備上門學習的。
雖然他剛才說,葉向陽搞出的這幾波動靜,偶然因素占很大部分,借鑒意義不大,但並不代表一文不值。
最起碼,葉向陽這個人的身上有很多值得挖掘的地方。
人,才是本質。
至於說江城早報和江城晚報之間是競爭關係。
對,但也不完全對。
凡事都不是那麼絕對的。
競爭歸競爭,也不是一點合作都沒有。
新聞是非常講時效性的。
要知道,有些比較重要或緊急的新聞,可能今天才發生的,等到明天早上再報道,就已經來不及了。
而有些新聞,晚上出現,等到第二天下午,也是如此。
江城早報和晚報的刊印發行時間是完全錯開的,恰恰可以在這一點上互補。
偶爾在必要的時候,兩家會進行新聞交換。
一年下來的次數不會太多,但也就夠了。
因此有些人不知道,他們之間實際上是存在著競爭又合作的關係,遠沒有外界想象的那般針鋒相對。
狄健和葉向陽打過好些次交道,雖然還沒好到晚上一起喝酒聊天的程度,但彼此間都有著默契。
這次狄健厚下臉皮,就是想著拉進一下雙方關係,同時看看能不能從葉向陽身上學到點什麼。
葉向陽雖然年輕,入行時間也不算長,但能在短短時間內把賬號做出那個成績,又怎麼可能沒有兩把刷子。
至於鄭康早上拉群的操作……
狄健其實有些看不太懂,聯合起來針對葉向陽嗎?
如果是這樣,那葉向陽可就太牛逼了。
居然能逼得鄭康拉那麼多同行來對抗他一個人。
可問題是,鄭康這樣也搞不了人家。
能封殺?
彆說短視頻領域,就算在江城的紙媒圈子,鄭康也做不到這個。
再說了,葉向陽背後怎麼著也是有江城晚報的,在葉向陽沒做下什麼天怒人怨的事情之前,鄭康連拿捏的想法都實現不了。
至於某些方麵形成封鎖?
似乎也不可能。
充其量搞小團體罷了。
狄健無奈搖頭。
有些人位置再高,氣量也是一如既往的小,看不得彆人好。
格局小了。
狄健乾了這麼些年,僅僅從當初的小記者熬成了現在的老記者,在報社裡連個職位都沒撈到,但他覺得自己的格局還是蠻大的。
像他這種老油條,其實也有好處。
起碼會看眼色,會做人,不會到處拉踩。
看時間還早,狄健也不著急,直接先在外麵吃個早餐。
自從報社讓他負責新媒體運營的內容,外出采寫的任務早就不那麼重了,隻有在偶爾抽不出人手的時候,才會讓他出馬。
所以隻要處理好他負責的這塊,時間還是比較充裕和自由的。
他和葉向陽有個共同的特點,都喜歡上班摸魚。
當然,很大部分是由工作性質造成的。
隻要按時按規定完成任務,領導和報社那邊,才不管你摸不摸魚。
於是,狄健就很喜歡現在負責的工作。
一邊看網上新聞,一邊慢慢悠悠吃著早餐,眼看快到和葉向陽約好的時間,狄健才付錢離開,在路邊打了輛出租車。
說起來也可憐,工作了好幾年,狄健連輛車都沒攢下來。
以他的收入,隻要不是太好的車,倒也不是買不起。
隻不過要負擔家裡,再加上買車後每個月要多很多開銷,一直舍不得入手。
剛上車沒多久,狄健發現自己又被拉了個群。
還是鄭康。